西王果然準備了豐盛的筵席,席間,西王向谷小白獻媚道:“聽聞鐘君大人喜歡音樂,我命樂師效仿鐘君大人的演奏,排練了節目,還請鐘君大人指正。”
西王揮手,一群人拎著排琴、鑼鼓、吊鑼、鐘釜走了進來,擺好陣勢,又有一群舞女走進來,邊歌邊舞,載歌載舞。
叮叮咚咚的打擊樂聲響起來,谷小白聽著覺得挺有意思,果然有幾分神似,微微點頭。
看到谷小白的表情,西王這才松了一口氣,總算是投其所好,把這位殺神哄住了,如果他覺得不滿意,非要站起來,來個彈琴助興……
別人彈琴要錢,他彈琴要命啊!
而且,是真要命啊!
我就那么點士兵了,嗚嗚嗚嗚,還能讓他彈幾次啊!
……
三寶壟,一處劇場里,谷小白坐在兩名中年人的身邊,觀賞本地的民俗音樂演出。
這兩名中年人,一名姓馬,一名姓江,都是本地華人,是三寶基金會的會長和副會長。
據說,根據歷史學家的研究,馬會長的祖先,在先秦時代,就已經來到了這里,江姓會長的祖先,最早可追溯到西漢。
時至今日,兩個人的相貌,卻依然和本地土族有許多的差別,或許是歷代和華人通婚,依然擁有著炎黃血脈。
他們對谷小白的到來非常激動,安排了許多參觀,全程陪同,招待得無微不至。
此時,舞臺上的樂隊,正在敲打著鋼片琴、鑼鼓等。馬會長解釋道:“這是印尼最重要的民間音樂,甘美蘭。gamen,甘美(game)就是打擊的意思,n是名詞,意思就是打擊樂……”
旁邊,江會長補充道:“根據歷史學者的研究,甘美蘭里的許多樂器,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紀,不過甘美蘭真正形成,還是在15世紀,距今已經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具體怎么形成的,現在已經不可考了,但是不論是宮廷還是民間,對甘美蘭都非常喜愛,時至今日,甘美蘭樂隊在印尼非常普及,幾乎每個人都會加入甘美蘭樂隊。現在臺上所演奏的,就是最具歷史的甘美蘭宮廷古樂曲,很有印尼本地風貌……”
然后,他就聽到谷小白道:“是六百多年前,1406年。”
“什么?”江會長沒聽清楚。
“沒什么。”谷小白咧嘴一笑,閉上眼睛,靜靜聆聽著那叮叮當當的敲擊聲,六百年的時光,似乎在這一瞬間交匯……
馬會長和江會長隔著谷小白對望了一眼,都覺得有些莫名其妙。
都說谷小白除了是物理學家和音樂家之外,還是一名天才的歷史學者,難道他對甘美蘭還有研究?
他們當然不知道,此時此刻谷小白的感受。
六百年前,西王在這里駐扎了自己的數千軍隊,擊敗東王,統一了爪哇島,卻并沒有就此興盛,卻淪為了各處列強隨便瓜分的殖民地。
時隔六百年,再來到同樣的地方,這里是一處劇場,卻依然在演奏著同樣的音樂。
六百年的時空交錯,讓人啼笑皆非,卻又惆悵不已。
一曲終了,舞臺上的演員起身,向臺下謝幕。
六百年前,數十名樂師、舞者瑟瑟發抖地看著谷小白,生怕谷小白不滿意。
西王也可憐巴巴地看著谷小白,生怕他一言不合就開始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