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我已經看穿你了,大物理學家系統!”
先是拿小蛾子逼我拼命學習物理,希望掌握時空的奧妙。
然后又用這個超大的“海上漂浮物”,讓我狂刷船舶動力學的論文。
你說自己不是大物理學家系統,誰信?
雖然想要把這一切掩蓋過去看起來很難,但是和時隔2700年時空的小蛾子比起來,那又算得了什么?
只要把理論問題搞定了,剩下的就好辦了。
谷小白的胸中斗志昂揚,他猛然一個鯉魚打挺跳了起來,沖了出去。
“老江!老江!你們又有大生意了!我要造一艘超大的大船!”
頻臨破產的唐江造船廠,注定要出一個大風頭了。
東南亞大學,建筑聲學研究所的負責人,同時也是朱啟南的導師鄧舜揚,正在看著朱啟南的博士論文,一邊看一邊點頭。
朱啟南今年是博二,現在大部分的博士都需要三年或者三年以上才能畢業,而卡住他們的最關鍵問題,就是博士論文。
而一名博士的論文,比普通的本科生、碩士生要求要高多了。
特別是在東原大學這種名校,要求的是行業內頂級期刊,甚至是國際頂級的期刊。
即便是鄧舜揚的學生們,也有不少到了年限卻依然畢業不了,不得不慢慢磨成果,熬時間的人存在。
朱啟南是一個例外,他這才博士的第二年,論文已經出來好幾篇了。
某種程度上來說,朱啟南已經走到了這個行業最前沿。
不說別的,一個“鐘鼓樓項目建筑聲學主設計師”的頭銜,就能讓朱啟南名震圈內。
而此后,朱啟南并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又發了好幾篇論文。
在所有的論文里,朱啟南把這篇論文,當做了自己的博士論文。
《船舶空間中超大型樂器的聲學效果研究:船載鐘鼓之琴聲學設計》。
是的,這篇論文,就是朱啟南為“壞孩子號”進行船舶聲學設計之后,寫的一篇論文。
朱啟南也跨界了,從普通的建筑聲學,已經跨界到了船舶空間、船舶聲學設計的領域。
早在去年年底時,鄧舜揚就考慮過要讓朱啟南提前畢業,當時他們準備的論文還是關于鐘鼓樓的聲學設計。
而就在一個月前,朱啟南拿來了這篇論文,說自己又有了一些新的研究心得,之前的研究已經落伍了。
當時鄧舜揚覺得朱啟南簡直瘋了。
不說別的,鐘鼓樓項目那么大的名聲,答辯老師們就算是挑刺都得悠著點,打分的時候也得往高了打。
但看完朱啟南的新論文之后,鄧舜揚不得不感慨,現在的孩子們,太難對付了。
相比鐘鼓樓時的生澀和略微不自信,這篇論文已經又有了一番新的氣象,而且其研究深度……
特么的我都快看不懂了!
我還有資格當這個老師嗎?
鄧舜揚拿出來十二分精力,幫朱啟南審核論文,逐字逐句地審讀,修改,比自己當初博士畢業的時候還認真。
到現在,已經忙了快一個星期了。
沒辦法啊,作為鄧舜揚的得意弟子,這么一個優秀的苗子,再怎么看重也不為過。
畢竟,朱啟南的目標,是今年全校的“最佳博士論文”!
放到全校范圍內,牛叉人物還是非常多的,和上千人競爭,堪稱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