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祥在旁邊,沉默地點了點頭。
谷小白這兩天,又給了他兩篇論文。
一篇叫《一種新型高強度超聲波發泡材料的研究》,一篇叫《新型海上浮島的設計方案與思路》。
兩個論文的題目,看起來都很樸實無華。
但是潘國祥看了這兩篇文章之后,卻是苦笑。
這東西……又是一個黑方塊級別的成就啊。
超聲波不但可以用來做聲吶,聲學在材料學里,也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超聲波可以進行多種材料的發泡,甚至金屬材料的發泡。
譬如,最近炙手可熱的材料學新寵“泡沫鋁”、“泡沫鋼”等存在。
這些材料本身強度高,質量輕,像是泡沫一樣比重很低,卻擁有極高的強度,很好的吸音降噪能力,擁有良好的聲學性質。
但是目前超聲波發泡,大多還應用在樹脂材料等軟性材料,有機材料中。
在金屬發泡方面的技術還沒有成熟。
但是谷小白的這篇論文……
潘國祥覺得,又可以搶走幾個人的飯碗了。
谷小白的第一篇論文里,講解了各種材料的制備,但是真正使用中,谷小白也壓根沒有用到泡沫金屬材料這種昂貴的新材料,依然是使用的傳統發泡材料。
只是谷小白的這種技術顯然更成熟,更優秀。
經過這種方式加工的材料,擁有極輕的比重,極強的強度,以及并不高的造價。
當然,這種材料的持久性并不強,恐怕并不能應對長時間的海水侵蝕。
但是應付個一兩年的臨時使用,真的已經足夠了。
應對幾場海上巡演,更是綽綽有余。
當然,這中間最關鍵的,就是這個新型的發泡材料涉及到的聲學研究與全新思路。
現在雖然還只是在實驗室階段,但只要假以時日,量產起來也非常簡單。
只要是在聲學方面,谷小白真的是強到離譜。
谷小白的這兩個成就,讓潘國祥情不自禁想到了在國產航母下海之前,專家們熱議了許久的一種海上構造體——海上浮島。
嚴格來說,海上浮島是一種無動力或者弱動力的海上漂浮人造體。
或者說,就是一種在海上漂浮,卻沒有動力的船只。
因為它不需要航行,對速度沒有要求,所以可以制造得特別巨大,而它漂浮在海面上,擁有巨大的軍事意義。
譬如……
海上機場。
航母為什么牛叉?因為它就是一座可以到處跑的機場!
強大的不是航母本身的戰斗力,而是它身上的飛機!
但是航母的造價什么概念?
和航母比起來,這種海上浮島幾乎沒有什么機動性,被攻打的話,它可能就是活靶子。
但是它的造價卻低廉得多,不需要太高強度的材料,可以比航母大許多倍,而且它壓根就不怕觸礁。
甚至,它可以直接通過觸礁占領一個地塊——由浮島變人造島。
只是這種浮島的建設,構思卻并不成熟。
一方面是材料,目前沒有合適的,制造浮島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