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啊,我老師是盲人,看不見。”
王洪春道。
“我不是說這個……”王洪春哭笑不得,“但是,這也是一個不對的地方……嗯,我想說的是,你有沒有發現,李近樓這個名字,還有他身上穿的衣服,都特別像一個人?”
“我老師如果不像一個人,難道像一個鬼?!”
“我覺得,他就是一個鬼啊……”顏學信把一本《中國古代音樂史》拍在了他的面前,“你看!”
顏學信拿起來那標記了熒光的地方,皺眉看了起來。
“琵琶絕李近樓?”
看到這個名字,再看到歷史書上對他的描寫,王洪春回憶著自己老師的穿著,眉頭也皺了起來。
“你看,是吧,哪里不對!我覺得,這個李近樓,他是穿越來的!”
現代人,哪里會叫這個名字,會穿這種衣服嘛對不對!
不對,名字還是有可能叫的,但是還目盲……
在之前教育不發達的年代,盲人學音樂其實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許多樂師都是盲人。
先不說之前的盲鼓神盲伯,再或者瞎子阿炳,其實都是因為目盲,而獲得了某些優勢。
一方面是天賦上的,人類的大腦運轉方式決定了,當一個人的視力受損時,視覺中樞可能會轉而連接聽覺系統,拓展聽覺上的能力。
一方面是努力上的,一個盲人,沒有辦法兼顧太多的娛樂,就只能努力練琴了。
所以古代的很多優秀樂師,都是盲人。
但是現代社會,教育的方式如此多樣化,加上早期教育的優勢,琴童的增加,盲人的這個優勢已經完全泯然眾人了。
盲人成為優秀樂師的機會,已經遠遠低于普通人。
“是挺不對的,不過我覺得,你還是想多了……”王洪春想了想,還是搖了搖頭。
“你想想,名字一樣,穿著打扮這么奇怪,還是盲人的幾率有多大?”顏學信道。
“那你想想,只是名字一樣的幾率大,還是他是穿越來的幾率大?”
“雖然我理智上覺得你是對的,但是我的直覺告訴我,這中間一定有問題!”顏學信又翻了翻書,“你看這個,張雄!他也是明代的著名琵琶手!”
兩個名字都相同,還有一個是盲人,而且穿著打扮還那么像,這種幾率就更小了。
“我身為科學家的直覺告訴我,這艘船有古怪!”顏學信道:“你有沒有看到,他們都是從那個屏風后面出來的?我決定找機會去探一探究竟!”
正所謂,好奇心害死貓。
但是不好奇的話,又怎么當一個物理學家呢?
顏學信實在是被自己的猜想撩撥得全身發癢。
“你有那時間,不如想想怎么能夠贏得比賽吧……”
“嗨,這比賽對我來說,手到擒來!我已經計算過概率了,我獲勝的概率在84%以上!”顏學信絲毫不怕。
又是一天的比賽結束,顏學信悄悄跟在了張雄的身后……
張雄回頭看了他一眼,他若無其事地拎著自己的小提琴,昂首向前走。
張雄也不疑有他,轉身繼續向前走。
然后,他看著張雄走到了一處通道處,和守衛在旁邊的人點了點頭,然后就一路向屏風走了過去。
他瞇眼看過去,就看到屏風上,寫著碩大的“大明”兩個字。
果然!他們是穿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