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無獨有偶,在海上龍宮的面世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科學家參與其中,他叫潘國祥,以有腎結石……不,以船舶動力學和流體力學聞名,他也來自軍方研究所……”
“綜上所述,根據我的專業判斷,海上龍宮及天空音樂廳使用的技術,是中俄兩國攜手合作,集兩家之長共同打造的超級科技,而谷小白只是中俄聯手推出來的一個傀儡,中國希望用這種方式,打造出來一個親民的偶像,以改變自己的形象,進行文化輸出。而俄國……我認為他們大概希望能夠用這種方式賺點軍費吧……”
說到這里,莫頓有些不屑地笑了笑。
現場也響起了一陣低低的笑聲。
說到財大氣粗,能夠無限制印錢的美國,當然有資格嘲笑別人。
每年,俄國的軍費連美國的零頭都沒有。
兩個國家的軍費,一個是萬億級別,一個卻是只有幾百億美元。
接下來,莫頓又列舉了一些例證,證明谷小白是中俄兩國聯合推出來的傀儡。
聽得現場的官員們,連連點頭。
如果谷小白,或者伊利亞索夫等人在這里,恐怕會哭笑不得。
莫頓的結論和他的論據,其實更像是先找到了一個結論,然后又從海量的信息里,尋找支撐的論據。
在莫頓拿出這份報告之前,就已經有了先入為主的想法。
沒辦法,人們總是愿意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東西。
一個少年,可以天才到超越人類當前科技。
又或者是兩個超級國家攜手合作。
你愿意相信哪一個?
哪一個才更像是現實?
“如果中俄兩國,已經有了自己的空天母艦,我們也不能落后……另外,在六代戰機方面,我們也不能再藏著掖著了,請問洛馬和波音的代表,我們的技術儲備如何了?”
“呃……”被白宮的代表問道,洛馬和波音的代表面面相覷。
然后一起迎向了白宮代表殷切的眼神,再次面面相覷。
想當初五十年前,美國就可以搞出來黑鳥,就可以登月。
那是何等的技術,何等的魄力。
那時候,就算是外星人降臨,人類都對美國有信心,覺得他們一定能夠保護人類。
現在五十年過去了,我們美國的儲備技術,不說能夠抵達天頂星,弄個可以飛的航母出來,問題不大吧。
畢竟中俄都有這種飛行器了,我們不得領先他們幾十年?
“呃,我們的技術……是有相關儲備技術的……但是這個,經費……”洛馬的代表說得磕磕絆絆。
技術儲備這東西……
我們啊,是真沒有。
這么多年,我們就忙著內斗,忙著搞辦公室政治,忙著賺錢,忙著游說政客加軍費了。
研究什么的,哪里有錢有時間搞研究?
回去翻翻故紙堆,說不定能找出來點老文件。
大不了先回去新建個文件夾。
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把困難提出來。
“是的,我們波音公司之前也有相關的研究,但后來空軍停止了合同和資助……”
“唔……”白宮代表不太懂,“誰幫我解釋一下……我們的那個空天航母,啥時候能亮相?”
旁邊,三四個官員、政客、技術人員,輪番幫他解釋了大概二十分鐘,他才恍然大悟:“什么?我們美國竟然沒有能夠飛的航母?”
你們一定是在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