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衍口中卻道。
“姐姐想要讓我那二侄兒謀取一份親事,也是問一問爺爺的意思?!”
孫穎已經看完了手中的書信,神色有些遲疑。
孫氏書信中的意思,孫老太爺看明白了。
這是想自孫氏中求娶一女!
這當然是一件好事!
不過所求之女,卻讓孫老太爺有些不明白。
孫氏嫡系中有培養的幾名嫡女,在江寧府這地界都有些名頭。
不僅僅是美麗動人,淑嫻聰慧。
但孫氏所求之女卻是與這些品行恰恰相反,雖然也是嫡女,但孫老太爺還是不能理解!那位嫡曾孫女,就連孫老太爺都覺得瘆人,能有什么好處?
……
金榜題名,進士及第,這是許多讀書人一輩子的夢想。
王淵此次金榜題名,整個三和堂,以及一部分京中王氏的族人,也是大感振奮,甚至為此對下面的下人也開了恩,也是過除夕一般。
族人中能夠再出及第進士,對于瑯琊王氏而言,也是個極大的鼓舞。
宗族人才輩出,宗族才會興旺發達。
……
飛檐之下,天空放晴,街面之上再次恢復熱鬧。
王淵從三和堂的二樓打開窗戶,往外望著,兩邊的屋宇鱗次櫛比,有茶坊、酒肆、腳店、肉鋪、廟宇、公廨等等。
這條街市的商店也是前所未有的繁榮。
各色店中綾羅綢緞、珠寶香料、香火紙馬等的專門經營,此外尚有醫藥鋪堂,車馬修理、看相算命……應有盡有,一些大的酒樓還扎綢帶,懸掛市招旗幟,招攬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
三和堂仍然還在義診,這會兒堂口前排著長長的隊伍。
名義上是為金殿掄才,諸科進士入榜齊賀,實際上是為王淵這位東翁賀之。
王淵卻是并沒有太多的興奮,從進士及第到瓊林宴,縱然是有歡喜,也被他收斂住了。
瓊林宴之后,接下來就是授官。
一甲進士初通常是授從八品監丞,第二等為正九品大理評事,并通判諸州,各賜錢二十萬。同出身以下免選注初等幕職、判司簿尉!
這待遇還算是不錯,一等和二等都已經直接踏過了選人,進入京官序列。
上面就是作為朝廷中堅的朝官。
而三甲同出身的進士,就只能在選人上面磋磨一段時間,才能晉升京官。
至于選人,就是候選官員。
也是仕途的起點,能夠博取一個選人的身份,對于許多進士而言,也是求之不得的,更何況眾進士是天子門生,在選人之上所帶的時間,要遠遠超過與尋常選人。
這尋常選人指的是以特殊途經,“才干突出”擢拔的官吏。
當然,身上有官身可能不一樣,授官之時會給予考量。
王淵此時還可有個正九品儒林郎的官職在身。
準確的說是正九品上。
正九品下是登仕郎,從九品上是文林郎,從九品下是將仕郎,每一品有四階。
國朝在官職這方面是十分繁瑣瑣碎的!
而自然授官和得到官職是兩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