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官員有官無職位,如王淵之前就是正九品上的儒林郎。
儒林郎只是個官名。
只是說你有官身,無官職,不用上班打卡,那也意外著你是吃干飯的,手上也無甚權利。
通常一個正常官員的官職通常有:官+職+差遣組成。
如包黑子曾經被調任過端州知州,這時他的官職是“國子監博士、直史館、權知端州團練州事”
這個時候他的官是從八品上,國子監博士只是從八品上,但這不是他真正的品秩。
直史館是官職,這像是某某頭銜,國朝有三館,即史館、昭文館、集賢院。
眾多進士在踏上仕途之前,在三館走一遭也是必須的。
這很像后世的翰林院,從翰林院里鍍鍍金,才能擔當重任。
值得一提的是,這里也有翰林院,不過國朝的翰林院現在是個閑人的地方。
官家請的一票客卿,譬如有清名的儒士,都是一股腦兒塞到這里,這里專出待詔。
真正有地位的是翰林學士院!
……
而三館館職中有學士,修撰,校勘,檢討等等,也有直史館、直昭文館、直集賢院等等官職。
其中三館分為三等,一等是學士,修撰,爾等是直某某館閣,三等則是校勘,檢討。
……
最后權知端州團練州事則是差遣,則是真正的職務。
這里就算是州事也有區分,國朝有節度州,防御州、團練州、軍事(刺史)州四等,這節度州、防御州、團練州、軍事州之類的名目,便是州格。
這四種州格因為州格的高地,職務的分配也大不相同。
譬如節度州是三品州,節度州通常州格是最高的,所以麾下所募官職也多,有節度判官、節度推官、節度掌書記、觀察判官等等。
非節度州則通常只置判官、推官,每年能夠申請的經費也有區別。
……
此次躋身三鼎甲,王淵覺得官階可能會有所提升,或是直接提升到正八品下征事郎。
至于館閣職位,王淵覺得很難。
當然,在京中磋磨一段時間,找些門路,未必不能直接授館閣。
瑯琊王氏,以及外祖孫氏在京城都有些影響力,要達成心愿并不難。
最后就是差遣,先肯定要從從八品監丞這個位置上待上一段時間,隨后可能升州通判,調任地方。
……
官職的事情,王淵仔細琢磨了一會兒,便是止住心間漣漪。
躋身三鼎甲,進士及第,已經完成他預想的第一步的積累。
接下來則是利用這個機會,開始為自身積攢人脈與朝中資源。
他畢竟是皇子,皇子身份解開之后,肯定是要朝著皇太子的位置狂奔。
所求諸般官職,也是為了登天之梯。
……
“不過現在最關鍵的還是進入文廟,凝聚文氣,自皇榜放榜之后,都將進入文廟參拜至圣先師,若是沒有猜錯的話,到時候天上諸位儒家圣賢,定會趁機種以文氣,壯大儒道傳承!”
王淵心中為此頗為期待,不知道他能否融合那文氣玄妙。
王淵隱隱覺得應該是能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