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不成你還想違抗校尉(楊婷)命令?”
“要知道違抗命令也是死罪!”
“事到如今,只有你等自行想辦法了!”
說罷就像擺脫一堆麻煩似的拂袖而去,只留下循等一干木匠干瞪眼。
沈兵算是聽出點名堂了,問:
“嗇夫剛才所言……”
“‘也是死罪’!”
“這‘也’是什么個意思?”
眾人無語,只有蒼臉色蒼白的回答道:
“違抗命令是死!”
“誤了工期也是死!”
“我等橫豎都是死!”
“便是這個意思!”
沈兵:……
特么的還有這回事?
還有硬生生把人逼死的?
這把事情原委向上級說一下,不是咱偷懶,而是什么什么的……
然后通融一下不就好了嗎?
然而看循等人的臉色,沈兵就知道自己的想法太簡單了。
這世道就是這么不合理,尤其對沈兵這些小兵。
這或許就是秦國法家治國的特色。
“以法治國”沒什么問題,甚至本來就應該“以法治國”。
甚至還應該“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但古時法家定的那一套法律還不夠完善,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
比如過于苛刻。
又比如本身自相矛盾讓百姓無所適從。
陳勝、吳廣起義的原因也是這……
他們被大雨所阻無法如期到達,按律是死罪。
合則都是死,不如反了!
于是就反了。
轟轟烈烈的反了!
此時沈兵一干人碰到的也是類似的情況。
但沈兵可不能學著陳勝、吳廣造反啊……
先不說陳勝、吳廣最終失敗了。
那大澤鄉起義也是20年后啊!
現在的秦國還如日中天,剛剛滅了韓國準備滅趙國呢。
這時候反個毛啊?
嫌自己命長還差不多!
此時那楊婷一拉馬頭又回來了,她見循等一干人聚在一塊,就厲聲喝道:
“你等還愣著干什么?”
“速速上前推車!”
“若是誤了軍機,唯你等是問!”
循應了聲“諾”,只等帶著眾人走向馬車。
沈兵看了看馬車,又看了看泥濘的陡坡,想了想就轉頭對楊婷說道:
“校尉大人!”
“是不是我等把馬車送上陡坡就行?”
“不管用什么方法?”
楊婷回馬一看,見一個瘦弱的小兵站在雨中發話,不由氣苦:
“自然只需要運上陡坡!”
“誰還管你用什么方法?”
沈兵又問:“此話當真?”
楊婷有些怒了,她帶著不屑的語氣不耐煩的回道:
“自是當真!”
“本校尉還會欺你一個公士不成?”
公士的標志是把頭發往右盤成一個上翹的椎髻,所以一眼就能認出。
收到楊婷鄙視的眼神,沈兵也不惱怒。
他得到楊婷的承諾反而心下暗喜。
幾步跑到正在與工匠合力推車的循面前,說:
“師傅,我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