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婷沒有表態,她只瞄了那秦將一眼,問:
“那么以二五百主之見……”
“你認為我等又該如何御敵?”
沈兵腦袋“嗡”了一下。
我去,二五百主?
那不就是“砲師”的頂頭上司張眩?
秦軍編制是五進制。
伍人一伍十人一什。
五十人叫屯長,一百人稱百將。
五百人設五百主,一千人便是二五百主。
這二五百主張眩就是楊端和留在磁縣一千秦軍的主將。
在楊婷接手長城防務之前,磁縣一帶所有事務都由他作主。
由于沈兵是個身份低得不能再低的小人物,所以只聞其名未見其人。
“校尉大人。”二五百主張眩拱手回答道:
“以屬下之見,趙軍此來只是偷襲。”
“即便他們沿著漳水、滏水南下,也不過幾日時間。”
“照想兵力也不多,我等又何必勞師動眾向將軍求援?”
“當然也勿需什么示敵以弱。”
“我軍只需筑墻補缺依靠長城天險,趙軍便是有千軍萬馬也是有來無回!”
說著,張眩手握劍把昂著挺胸,擺出一副威風凜凜、信心十足的樣子。
楊婷想了想,就點頭回道:
“二五百主所言有理。”
“據探子回報,趙軍或有三萬人。”
“我軍也有三萬兵力,當可一戰。”
聽楊婷這么一說,張眩就更是成竹在胸了。
“校尉所言甚是。”
“趙軍是攻城方。”
“其兵力至少是我軍兩倍乃至三倍以上才占優勢。”
“否則便是有來無回!”
這是冷兵器作戰的常識,攻守雙方的兵力對比應該在二比一才持平。
考慮到秦軍戰斗力強悍,三比一也是正常的估計。
如果這樣計算,趙軍那三萬人想拿下長城是遠遠不夠的。
然而……
沈兵卻不認為事情會這么簡單。
楊婷見沈兵神色有異,就問了聲:“操士似乎有不同見解?”
沈兵點了點頭,回答:
“校尉大人,小人認為倘若我等只是被動防御的話,此戰必敗……”
話還沒說完,那張眩就面帶怒意的瞪向沈兵:
“好膽!”
“長敵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你就不怕我治你動搖軍心之罪?”
沈兵那個心累啊,他哪里知道古代這么多規矩,一不小心又落下個罪名。
后來沈兵才知道,古時的冷兵器作戰軍心很重要。
所以諸如“我軍必敗”之類的話不能說,尤其在戰時。
好在楊婷站出來為沈兵說話:
“非常時期不必拘泥于小節。”
“你倒是說說我軍為何必敗。”
“若是有理則恕你無罪!”
沈兵趕忙拱手回答道:
“校尉,二五百主。”
“原因之一:小人不認為趙軍只有三萬兵力。”
“要知道漳水、滏水在趙軍控制之下。”
“除非我軍派出水師攔截,否則趙軍便可依靠兩水路源源不斷的增兵至長城。”
“到時趙軍又豈只三萬人?”
張眩有些意外的看了沈兵一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