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許昌臉上立時就有點掛不住。
如果是平時,他只怕早就跟王柏這不懂規矩、不知大小的莽夫翻臉。
然而現在是非常時期,許昌還需要王柏制下的精兵。
這其中尤其是王柏帶來的兩千精騎。
那可是在漠北征戰多年與馬背上長大的匈奴對陣都不輸半分的北地精騎!
此番這些精騎用于截殺秦軍糧草補給卻是恰到好處,何況后續還有許多用得著的地方。
所以這王柏是萬萬得罪不起。
于是許昌強壓下怒火,說道:
“校尉多慮了。”
“據本將軍查探,秦軍主力已跟隨那楊端和北上。”
“此時已被李牧將軍團團圍住。”
“駐守長城的是楊端和之女楊婷。”
“女流之輩且大多是未經戰事的中軍,又哪有什么能人?”
王柏還想說什么,卻被許昌舉杯打斷了。
“來來,我敬校尉一杯。”
“祝我等大破秦軍,收復長城!”
王柏趕忙回敬,心下卻依舊隱隱不安。
這或許是王柏長年與匈奴作戰培養出的第六感。
要知道那匈奴騎兵總是來去如風,北地兵必須時刻保持警惕。
時日一久,有敵來襲或是大事將致,王柏便會有些先覺。
但王柏又無從確定問題出處,主將許昌又對此不屑一顧,于是也只能作罷。
時間越是往后,王柏心里就越是燥動不安。
他不只一次向許昌建言道:
“將軍。”
“我軍連日來封鎖交通截殺秦軍補給。”
“被秦軍斷了補給該早日出戰才對,可是……”
這時許昌總會回答:
“校尉勿需多慮。”
“秦軍便是知道補給被斷又能如何?”
“出城作戰還不是死路一條?”
“反倒固守長城還能多活幾日。”
“我等安心等待便了。”
于是只命王柏催促兵士加緊伐木建寨。
殊不知……秦軍等的就是趙軍伐木建寨。
沈兵說:
“我軍應遲些時候再攻那臥牛山。”
“這一來是我等還需做些準備。”
“二來,若趙軍城寨還未建好,我等又怎能火攻?”
這話說的是,如果城寨才剛起個頭沒幾根木頭,想燒也沒東西燒。
趙軍當然不知道這一點。
依舊鋸木、伐樹,然后將一根根原木從山上運下來。
甚至趙軍為了更快、更方便的運送原木還開了一條“滑道”。
所謂的“滑道”,就是依山勢稍作修整成的陡面。
比如清除一些石頭、鏟去沿途一些凸起和障礙。
這樣一來,在山上砍倒的樹木先砍掉邊枝修平。
接著用一根麻繩連著拖到“滑道”前往下一送……樹木便會沿著光滑的陡坡滑行而下。
這顯然能為趙軍省下不少工夫。
于是不過幾日時間,一座由原木修成的城寨便拔地而起。
城寨后方則遍地是趙軍營帳以及伐木后留下的枝條、碎屑等物。
許昌也想過秦軍會用火攻。
所以命人將這些枝條、碎屑往后搬運。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
只是往后搬運還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