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疑了一會兒,循便咬了咬牙說道:
“罷了罷了,便信你這一回!”
“變陣,將投石機分列兩翼!”
早做好準備的一眾工匠應了聲“諾”,就揮著小旗改變陣形將投石機分列兩翼。
不僅分列兩翼,還按沈兵的意思一層層的朝向兩翼并備好火彈。
此時李牧的北地精騎已出現在荒野另一頭,楊婷自是沒去留意后方陣形變化。
倒是那嗇夫陳隗發現陣形不對,一路狂而來命令循改回去。
循便用起了他常用的一套,裝作耳背打混磨時間。
事實上,當北地精騎出現在楊婷視線中時她就意識到自己犯了個錯誤。
北地騎兵根本就沒有下馬布陣的樣子,更沒有策馬沖陣的意圖。
它們分為兩隊一左一右從側翼疾馳而來,自始至終未放緩速度。
楊婷暗道要糟:
“敵騎是要繞過我軍。”
“其目標是……”
“長城!”
楊婷差點就被這個想法嚇傻了。
“長城,李牧是要攻長城!”
“自己為何如此愚鈍,那沈兵已一再提醒這是李牧的調虎離山之計!”
“其目標是長城,又如何會與自己纏斗?”
“現在該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楊婷一時手足無措沒了主意。
沈兵猜的沒錯,李牧的目標是長城。
在此之前,李牧準備了兩個進攻方案。
一個是秦軍沒發現埋伏。
那么其主力會直奔馬頭山,路上便踏進李牧預設的伏擊圈。
然后……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李牧會先收拾完秦軍主力,再里應外合拿下長城。
到時楊端和自是沒有幸理。
另一個方案:若秦軍發現埋伏,趙軍便繞過秦軍主力直攻長城。
秦軍已出長城二十里有余。
秦是步兵而趙是騎兵。
若李牧分出幾隊騎兵騷擾,秦軍沒有幾個時辰趕不回長城。
而趙軍卻可借騎兵之速先行趕到長城一陣猛攻。
就算秦主力及時趕回,也要面對趙軍布下的防御。
看著五千精騎自兩側繞過,而秦軍卻只能守在原地無可奈何。
李牧臉上不由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同時“哼哼”了兩聲。
此時楊婷是著實慌了,她甚至都在心里喊:
“父親,女兒不孝!”
“不僅沒能救你,反把長城丟了!”
“長城一丟,便再無回天之力……”
然而……
正當李牧洋洋得意而楊婷萬念俱灰時。
突然幾道火焰沖天而起直撲陣形兩側。
“放!”沈兵大喊。
松明火彈在一片機括聲中再次騰空而起朝兩翼飛射而去。
一捆捆被點燃的松明滾落到足有半人高的芨草上,霎時就燃起處處野火。
北地騎兵的戰馬多是在漠北草地或沙漠與匈奴作戰,何曾見過這等場面。
霎時受到驚嚇隊形馬上亂了,甚至還有些騎兵因此掉下馬來……
這并不是騎兵騎術不精,而是在沒有馬蹬、馬鞍的時代掉下馬是常事。
這也是騎兵通常不直接沖擊步兵方陣的原因,甚至這時代騎兵在對步兵時更常見的是下馬步戰。
楊婷回頭一看,不是砲師還有誰?
那一刻楊婷再次體會到了絕處逢生的感覺。
來的正是時候!
自己怎生把砲師給忘了?
此時用火彈豈不是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