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廝斗?
街外站著的分明是一排排秦兵,此時正端著一把把弓弩嚴陣以待。
我去,這都能上當?
就這點智商還能當流匪?
這么有前途的職業就毀在你們手上了!
沈兵往前一站,沖著那幫人喊道:
“放下武器投降,否則便是死路一條。”
流匪一看情況不妙,趕忙抽身就退。
但此時想退卻已遲了,一轉身就發現后方已亮起了一個個火把,同樣也是一隊盔明甲亮的兵士。
流匪人數不多且大多手持農具,顯然不是久經戰陣全副武裝的秦軍的對手。
于是遲疑一會兒后,只得拋下武器投降。
此事不只發生在一處,當夜全城都上演類似的一幕。
幾天前沈兵可不敢玩這一著。
開玩笑,那時邯鄲百姓對秦軍恨意極深且眼饞秦軍手中的糧種。
一個不好就弄假成真了。
但是現在,在幾天的“宣傳攻勢”后沈兵認為時機已至。
于是便來個引蛇出洞……
是夜秦軍不費吹灰之力便抓住了三百余名流匪。
當然,這三百余名并非全是流匪,其中大多數都是被流匪說服的百姓。
沈兵暗自心驚。
這才不過幾日,流匪便說服了三百余人,如果再發展下去……
不過現在已沒有“再”了。
王翦聽到這消息時當下便“哈哈”大笑:
“工師大材,竟能想出這妙計引流匪自投羅網。”
“如此一來,城內流匪就算沒有被連根拔除只怕也相去不遠了。”
隨即又有些心悸:
“這么一喊便有三百余人響應。”
“假以時日若形成規模,只怕……”
接著又贊賞的朝沈兵點頭說道:
“好在工師有先見之明,否則邯鄲將不堪設想。”
楊端和在旁提醒:
“大將軍,邯鄲的流匪是鏟除了,可巨鹿和太原……”
王翦想也不想就下令:
“明日所有人不得出城。”
“明晚太原、巨鹿兩郡也如此操作。”
楊端和應了聲便去布置。
不讓人出城是擔心流匪殘余或是百姓將消息傳到另兩郡,這樣一來這引蛇出洞的計策便不靈了。
想了想,王翦就問著沈兵:
“既然流匪已除,我等是否可以解除宵禁……”
沈兵回答:
“不,大將軍。”
“屬下以為不僅不能解除宵禁,往后隔上一兩日還要這么引蛇出洞一回。”
王翦不解的問:
“這引蛇出洞之計用上一回還能騙得了人。”
“再用又如何奏效?”
沈兵裝出一臉高深莫測:
“不知道大將軍可聽過‘狼來了’這則故事否?”
王翦一臉懵:“不曾聽過。”
沈兵起身,望向窗外的月光,道:
“從前,有個牧童……”
王翦聽完這則故事后還是有些不明白,想了想就猛然醒悟:
“我等便是那牧童。”
“若是這么多喊幾遍。”
“有朝一日便是真的流匪大喊造反,百姓也只道是陷阱不加理會了!”
“妙,妙計!”
“這‘狼來了’卻比那引蛇出洞還要高明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