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兵問過監御史,秦國是嚴格執行“禁民二業”,尤其禁止軍隊經商。
因為他們認為軍隊要是經商那就只想著賺錢。
賺到錢之后就會享受,然后就貪生怕死不安心打仗了。
這話倒有一定的道理。
如果軍隊不能經商或做其它事的話,那就只有一條可以走:立功晉爵。
于是全軍上下就只能一門心思的想著怎么立功怎么殺敵。
而如果可以經商當然就會三心二意:
生意失敗了無心作戰。
生意要是成功了……那還打什么仗啊?回家享福去吧!
宋朝就是開了軍隊可以經商的先河,于是其戰斗力才會如此低下。
此外還會衍生出一系列許多理不清的權錢交易等**問題。
因此原則上沈兵不能經商。
打擦邊球可以,比如讓親戚朋友經商自己在幕后支持……但沈兵此時是孤身一人,上哪去找這靠得住的人?
這當然難不住沈兵。
沈兵要的其實不是財富。
就像之前說的,在這亂世如果沒有自己勢力多少財富都保不住。
所以沈兵的目標其實一直都很確:勢力,或者也可以說是權力。
只不過有時想要勢力也需要錢,就比如現在:沈兵缺制盔甲的錢。
既然不能經商,那么……
沈兵問監御史:
“若是我用某些物事來抵工錢呢?”
“這不違法吧?”
監御史一愣,然后回答:
“這確是不違法。”
“但此物也不能是軍中之物,比如軍糧、盔甲……”
沈兵笑了笑,回答道:
“監御史放心,自然不是軍中之物。”
問明白這些后沈兵就放心了許多,他馬上請來了那編盔甲的兩個老頭。
據仞說這兩老頭是大梁有名的編筐藝人,兩人是兄弟,一個叫經一個叫緯。
這名字倒是好記,一聽也就知道是出自編筐或是織布世家……古時經緯分指織布或編筐里的橫向和縱向線。
這一回這兩老頭卻不像之前那么害怕了,只是還有些畏畏縮縮的。
沈兵問:
“敢問兩位老丈,沈兵可否以其它物事抵工錢?”
經、緯兩兄弟互望了一眼,然后就小聲回答道:
“卻不知校尉打算以何物抵工錢?”
“若是能換得米糧,我兄弟二人自是不會拒絕。”
這話說的合情合理。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這時候的百姓平時想的最多的就是能不能活下去。
所以在他們眼里,不管是什么,只要能換成米糧那就沒問題,然后再以米糧的量來計算價值。
換句話說,就是這時代衡量物價的標準不是金、銀之類,而糧食。
沈兵說:
“老丈放心,此物定可換作米糧。”
說著沈兵就每人數了十張紙分了下去,說道:
“這些便算是定金吧!”
“兩位老丈應去有錢人家或是讀書人那換才好。”
“老丈盡可去試試。”
“若是換不了,老丈再拿來退還與我便是!”
十張紙雖是不多,但它們可是這世上首次流通到市場上的紙張。
只要還有點眼光都能知道它們的價值。
經、緯兄弟二人愣愣的看著手里薄薄的幾張東西,眼里盡是懷疑。
不過反正沈兵都這樣說了,換不了米糧就拿來退,那還有什么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