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王翦聽到這話應該長舒一口氣,因為以他的軍功及手中的權力,反倒是這種“被放棄”也就是削了兵權才安全。
李斯想了想,就回答:
“楊端和、李信、辛勝,皆可獨擋一面。”
嬴政又問:
“此三人誰最佳?”
李斯想了想,就回答:
“楊端和最佳。”
嬴政問:
“為何不是李信?”
李斯回答:
“李信雖是謀勇兼備,卻無沈兵相助。”
嬴政哈哈大笑:
“丞相無愧國之良相,與寡人不謀而合。”
沈兵那還不知道這些事。
他回到黑甲營營地時就見兵士們用一陣歡呼歡迎沈兵。
沈兵初時還有些莫名其妙,他不過只是出去幾個時辰而已,用不著這么熱情吧。
在見到魏呴時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魏呴激動得渾身發抖,跪在沈兵面前施了一個大禮,其它兵士也齊唰唰的跪倒了一片。
沈兵趕忙上前扶起魏呴,問:
“左校尉為何行此大禮?”
魏呴回答:
“校尉有所不知,大王念黑甲營殺敵有功,記黑甲營集體功一次,另將我等家眷放出雙桂巷。”
雙桂巷就是收攏魏降軍家眷的地方,差不多也可以算是人質營。
此時秦軍將黑甲營家眷放出也就是還其正常人的身份,同時也是對黑甲營的信任,甚至還可以直接享受晉爵的封賞,也難怪他們會如此激動。
魏呴接著說道:
“屬下慚愧,若不是校尉的提點,屬下等何年何月才有今日。”
“校尉大恩……”
沈兵舉手攔住了魏呴:
“左校尉言重了。”
“你等已是秦軍,立功封賞本就是常理之事。”
“左校尉不必放在心上。”
魏呴連連點頭稱是,但看著沈兵的眼神卻并非如此。
沈兵不喜歡欠別人的,同樣也不喜歡別人欠自己的。
否則這心理上會有種負擔很多事情都無法正確、理智的做出判斷。
但現在的局面卻不是他能左右。
不過……他們覺得怎么樣也怎么樣吧,反正總比恨自己要好。
黑甲軍在牽城又守了一日,就受命返回大梁。
之所以返回大梁一是因為黑甲軍也需要上岸休息,二是這樣守著牽城沒有太大的意義……牽城防御已經由秦步軍加固,楚軍再想拿下已不是那么容易。
更何況,有黑甲軍在,楚軍任何對黃河西岸的偷襲都是徒勞。
原因很明顯,不管楚軍在西岸拿下多少城池,只要黑甲軍沿著黃河擺開陣勢……西岸的楚軍便都是孤軍。
項燕沒那么傻,當然不會這么干。
當黑甲軍返回大梁時又獲得了百姓的歡迎。
聞訊趕來的百姓自水門往南排滿了兩岸,男女老少都有,不斷的朝黑甲軍歡呼致意。
沈兵看了下黑甲軍。
因為黑甲軍都戴著面具所以看不見他們的表情。
但沈兵還是從他們的眼神里看到了震撼、激動和自豪。
這是一種榮譽感、一種驕傲、一種認同。
如果說爵位和封鎖是物質上獎賞,那么這種認同就是精神上的獎賞。
沈兵認為這種精神上的獎賞一點都不比物質獎賞遜色。
因為它意味著軍隊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