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像九原、云中兩郡這塞外城池,基本不會有旅客經過,于是對酒家幾乎沒有需求。
但若是工業發展起來就不一樣了。
原因是在這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工人。
工人大量時間都在作坊里工作,許多人沒時間做飯,于是就需要這種不帶住宿只管飲食的小店。
另外還需要各種生活用品……
這些東西如果作為農民的話,農閑時有大量時間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但工人就沒有這么多空閑時間同時也不劃算。
因為所有人都會算一筆帳:用制作竹筐或水桶的時間去工作,那或許能賺更多的錢。
所以為什么要自己做而不直接買呢?
于是接著各種生活用品店又一家家的開了起來。
總之,工廠作坊大批量出現就會有一系列的需求。
沈兵在這時又恰到好處的整出了錢莊,于是就帶動了一系列的商品經濟。
一時北地以物易物或是商品買賣十分盛行,到處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樣子。
會有這結果都讓直接經手的云畋始料不及。
云畋不時感嘆,這一輩子的經商都不如這幾個月的經商成果,甚至還對家人說:
“這才能稱‘經商’,我等之前不過是‘買賣’!”
這一天,在沈兵與云畋商量著將錢莊走出北地擴大到中原的時候……這一點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將錢莊散布到更多的城市才能真正讓買賣更方便。
這時仞就拿著一張情報匆匆進府激動的報道:
“將軍,齊王降了。”
“齊國降了!”
周圍的侍衛久經訓練此時已處變不驚,但他們雖是沒有動作但眼里卻射出激動和興奮的眼神。
原來,在秦、齊兩軍僵持的時候,嬴政派出使者告訴齊王建,說是只要齊王建投降就會給他五百里的封地。
齊王建原本還在猶豫。
但齊王建的舅舅同時也是齊國的相國后勝就在一旁勸說道:
“大王,那昌平君降秦后得以制百越為安。”
“有此先例,臣以為我等可降。”
頓了下,又補充道:
“若是不降,我軍又豈能勝過秦軍?國破家亡是遲早之事。”
“至時大王可就……”
接下來的話后勝就不多說了。
齊王建想想覺得有理,于是就不顧其它人反對開城投降了。
齊王建又哪里會想到,這后勝其實是很早就被嬴政重金收買的內奸,之前說齊國不參與其它國家的爭斗也是后勝,直到最后一刻齊王建還是相信他。
齊王建也不想想,他又哪里是昌平君能比的?
昌平君至少表面上是從未背叛過嬴政,而且百越還因地形及治理問題的確需要昌平君及項家。
而齊王建卻是廢人一個,嬴政留他作甚?
至于那五百里封地,就更是鏡花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