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兵這邊也聽說了一些關于匈奴壯大的傳聞。
這些消息是從匈奴牧民那傳來的。
北地數十萬百姓,其中免不了與匈奴百姓有些買***如用糧食、金屬換些毛皮之類的。
這其實很正常,中原與匈奴邊境的非官方的來往一直都存在,這是怎么擋都擋不住。
甚至北地百姓中就有一部份是匈奴血統……這些有些是早期就遷徒并在北地定居下來的,另一部份是李牧時期戰俘及其后代。
他們的血統觀與國家觀早已一片模糊甚至可以說被中原百姓同化了……游牧民族習慣逐水草而棲過游牧生活,其中一小部份人若能在某處定居,那還能稱“游牧民族”么?
在百姓與匈奴百姓的買賣中,就有些消息傳到沈兵這。
這事是剺來向沈兵報告的。
這日沈兵正在觀看神武軍訓練,負責訓練的剺就三步并作兩步的走到沈兵面前拱手說道:
“將軍可知匈奴已日漸強大?”
沈兵“哦”了一聲,他知道剺會些匈奴語,就問:
“你可是聽到什么消息么?”
剺回答:
“屬下聽聞冒頓繼任單于后已擊敗東胡,將東胡領地及牧民盡收置下。”
沈兵不由皺了皺眉頭。
按說這事少說也要幾年后才發生。
但是……
頭曼單于在九原一戰被秦軍所殺,冒頓因此提前繼承了單于之位,于是也就提前打敗了東胡完成了統一北方游牧民族的大業。
這說起來有些諷刺,差不多是在中原統一的時候北方游牧民族也完成了統一。
這原沒什么問題。
但中原統一后嬴政開始昏庸誤國,接著就是各處義軍暴動,然后又是楚漢相爭。
而冒頓卻勵經圖志不斷往外擴張。
此消彼長之下,于是才有漢朝俯首稱臣反過來要向匈奴進貢結親求和之恥。
東胡被滅可不是小事。
雖然東胡的部隊被匈奴收編的可能不多,但游牧民族的百姓幾乎人人會騎射,也就是說百姓差不多就是戰士。
于是估計匈奴的兵力少說都有增長十余萬。
任其繼續大魚吃小魚,又或者打贏月氏收編西域牧民……將兵力擴充到二、三十萬問題不大。
在草原上擁有二、三十萬擅長騎射的騎兵是什么概念?
據統計蒙古全盛時期兵力也不過三十余萬人,但卻南滅大宋北踏俄羅斯西征歐洲……就算大宋已裝備原始的火器且進入資本社會萌芽也無濟于事。
幸運的是匈奴這二、三十萬騎兵沒有裝備馬鞍、馬鐙且戰略戰術還不盡成熟,否則只怕也是無敵的存在。
遲疑了下,沈兵就問剺:
“我軍騎射練得如何了?”
剺興奮的回答:
“將軍此法的確有效。”
“各部勤加練習,雖與匈奴還有差距,但已是進步神速。”
“此時能挽強弓騎射者已有三百余人。”
所謂的“強弓”就是匈奴使用的兩百五十秦斤的弓。
如果騎射要能與匈奴一較長短,首先就是要能在馬上拉一樣的弓,否則客觀事實就是射程不如人,又如何能比別人強?
沈兵的辦法就是讓騎軍像步兵一樣做無氧力量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