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兵當下就以北地大將軍的身份給嬴政寫了一封信。
信的開頭首先稱頌嬴政一番,馬屁總是要拍的。
正文的一開始就是:
“屬下心知胡人或有動搖大秦之勢,然屬下以為我等切不可操之過及。”
“在此后套未收復之時便北擊匈奴,恐將無功而返。”
“屬下以為,我等何不先收復后套再思北進?”
“后套一下,西套及河西之地便為我軍所圍困,匈奴無處可循也!”
沈兵這是說了一個可行的方案:
若后套在秦軍之手,那么西套及河西走廊的匈奴的后路就被斷了,這兩地就不攻自破。
但這絕不是亮點。
沈兵將亮點隱藏得很深,若不是有心人根本看不出來。
嬴政自然是有心人。
他一看到“屬下心知胡人或有動搖大秦之勢”就忍不住拍案叫好。
原來盧生所說的那句話,也就是“亡秦者胡也”。
嬴政是嚴密封鎖沒讓它傳出去。
開玩笑,胡人居然能亡我大秦?
而且還是仙人所言……這話豈能傳出去?
傳出去之后,是不是說大秦軍民都投降胡人算了?
所以這話便是在咸陽也只有趙高和盧生兩人知道,當然其實李斯也知道。
在此之外,嬴政便是連扶蘇也沒說。
而沈兵在信中偏偏又用“胡人”而不是用“匈奴”,這又暗合了盧生所言。
于是嬴政更加確信了之前的想法,也就是這沈兵定是與仙人有關。
還有另一點嬴政卻看不懂。
他看來看去,也不知道沈兵最后說的那句是什么意思,他皺眉自言自語道:
“后套一下,西套及河西匈奴為何便無處可循?”
“奇怪!”
這也是沈兵埋下的一個伏筆。
以沈兵的知識,是知道河西走廊的另一邊就是西域,是月氏的領地,同樣也是匈奴的敵人。
嬴政卻不知道這個,他甚至不知道河西之外還有其它國家,以為中原之外都是蠻荒之地都是野人就對了。
于是當然不知道匈奴還有敵人也就想不通為什么匈奴會無處可循。
但思考了一會兒,嬴政只道這是“天機不可泄漏”,于是就不再去妄自揣測仙人的想法。
至于沈兵的請求,那是想都不用想,當然是準了。
其實這其中也是戰略略微轉移的原因,若沈兵這下要求的是完全不打……嬴政只怕又丟不起這個人了。
現在依舊打匈奴,只不過換個方向打,沒有往北而是往西,這就更容易接受。
不過這還是讓扶蘇吃驚不已,他連問:
“將軍竟說服了父皇改取后套?”
“這……將軍是如何做到的?”
沈兵只是笑了笑,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