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就卻一降,肅州的一萬月氏騎兵便兵不血刃的歸降了秦軍。
當然,沈兵是先將肅州包圍之后再讓丘就卻去勸降的。
此時的肅州已沒有城寨……秦軍從這里撤出時已將城寨燒光,于是月氏騎兵只能在河邊扎下帳篷。
這對秦軍來說就是降低了包圍難度,他們只需要偷偷的渡過河然后將橋一封鎖,月氏騎兵就只能望河興嘆了……他們怎么也想不到前一日月氏大軍還在追逐秦軍,今晨一早醒來秦軍就已經在自己后方并封鎖了退路。
這時丘就卻就騎著馬出現在他們的面前,他對肅州的部下喊道:
“月氏此次與秦軍作戰實屬受匈奴脅迫的無奈之舉。”
“如今我等敗局已定,將士無需以死相搏,快快降了吧!”
月氏與匈奴之間的矛盾和斗爭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此次匈奴與月氏結盟之事,原本就有許多將士不服,只是大王的命令才不得不從。
如今聽丘就卻如此說,再加上也的確被秦軍包圍沒有退路,于是就只能投降了。
此戰秦軍共俘虜了月氏騎兵近兩萬,戰馬三萬余匹牛羊五萬余。
這牛羊看起來很多,但其實并未緩解秦軍的糧食危機。
原因是俘虜也要食物……兩萬俘虜五萬牛羊,這些繳獲的牛羊平均給俘虜也就每人兩頭半,就算省著吃能撐上一個月也了不起了。
所以到頭來秦軍或許還要倒貼糧食。
王賁甚至還有些想法,他私下低聲向沈兵建議道:
“大將軍,我等全軍不過三萬余人,而月氏俘虜就近兩萬。”
“再加上食物不足,若是作起亂來……”
沈兵知道王賁這話的意思。
正如之前所言,秦軍將領大多受法家思想的影響心狠手辣,怎么對自己有利怎么來,王賁也不例外。
此時秦軍雖說接連大捷重新奪得了肅州,但其實卻是危機四伏:
月氏還有四萬精騎,匈奴還有十萬騎虎視眈眈,內部又有兩萬月氏俘虜……等有一天他們發現秦軍糧食不足供應不上的時候,或是到了要餓死的時候,他們謀反作亂是理所當然的。
既是如此,那遲斷不如早斷,將這些俘虜盡數坑殺或斬首,一來可以立威二來也省些糧食。
但沈兵卻不是這么想的。
無論如何就算秦軍最終從河西敗退這些俘虜也殺不得。
因為一旦將這些俘虜殺了,那么西域其它國家會怎么看秦國?往后還有哪國敢投降秦軍與秦軍結盟?
到時若西域與匈奴聯合起來將秦軍趕走……后悔就來不及了。
從這一點來看這王賁雖說是個將才,但戰略眼光上還有所欠缺需要更多的磨練。
沈兵回絕道:
“我自有分寸。”
“獨輪車是否夠數了?”
王賁回道:
“稟大將軍,已夠數了。”
“我等還多制了一些以便損壞用于替換。”
沈兵點了點頭,就將目光轉向了地圖上的沙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