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兵點了點頭,然后朝屠各兵揮手致意,這立時讓屠各兵士叫得更響了。
這時五萬三千大軍已全部到齊,大軍繼續西進。
一路途經各國都會事先備好牛羊和飲水……
這就是沈兵此時的優勢,西域三十六國雖說都不強,但如果沒有他們的支持在西域卻是寸步難行甚至可以說無法久戰。
因為西域就相當于秦軍的后勤,無論是水還是食物都得由它們提供。
不過當然,這不是讓他們白供給。
因為有句話叫“久病床前無孝子”,任何事若是短期的還好,時間一長就必須要有一套穩定的制度而不是靠強制或是講感情、講忠心。
比如現在,若秦軍出西域之后要打三年、五年呢?
西域各國是不是就要毫無怨言有去無回的提供三、五年的補給?
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因此,沈兵就下令將西域各國提供的補給包括飲水在內盡數記下,改日就是布匹或是絲綢償還。
西域各國也樂于這么做。
因為反正秦國的商隊來了,他們也是要用這些牛羊與商人交換絲綢,此時甚至連飲水都能換,又何樂而不為呢?
于是,沈兵其實就是將后勤的壓力轉嫁到了商隊身上。
經過龜茲時沈兵去拜訪了下龜茲王。
此次沈兵與龜茲王見面,與之前使節身份受的接待規格自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龜茲王甚至用地毯在皇宮走道前一直鋪到宮門,沿途還一路灑著鮮花直到見到龜茲王。
這或許是西域最高規格的接待儀式。
雖說龜茲心下對沈兵有氣,但此時以沈兵的身份且還帶著五萬余大軍出現在城外,他又哪敢怠慢。
龜茲王一見沈兵就熱情的迎了上來,賠著笑道:
“大將軍,之前不知是大將軍駕臨龜茲,本王多有怠慢,大將軍恕罪!”
沈兵就不再跟龜茲王客套了,直截了當的問道:
“不知大王可知無憂公主去向?”
龜茲王搖頭道:
“有勞大將軍掛心,本王也一直在尋找公主。”
“只是此女自幼周游各國,若是成心在外,只怕……”
說著龜茲王就搖了搖頭,道:
“是本王教導無方,讓大將軍見笑了!”
“若公主有朝一日返回龜茲,本王定會讓她即刻去向大將軍賠罪!”
沈兵“唉”了一聲,道:
“無憂定是不想再見到我了,于是連龜茲也不回。”
“罷了!”
“大王可貼出告示,告知無憂,若是不想見沈兵,沈兵也不愿強人所難。”
“她回龜茲便可,莫要在外受奔波之苦了。”
龜茲王躬了下身,道:
“本王馬上照辦。”
沈兵沒有多說什么,跟龜茲王道別后轉身就離開了。
倒是龜茲王望著沈兵離開的背影面露喜色。
部下看著龜茲王的樣子就有些奇怪了,問:
“大王,我等的確不知公主去向,為何大王還如此高興?”
龜茲王回答:
“你懂什么?”
“你可見到那沈兵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了?”
“這便是他對無憂用情已深,如此一來,我等還擔心他跑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