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吧,敵人投石機射程遠威力大,守在原處就只有被砸。
攻吧,敵人背靠城墻,羅馬軍團一靠近,就會遭到敵人上下兩處的立體打擊。
因此,最適合的戰術就應該像馬爾庫斯說的那樣,后撤十里,這樣才有進攻的空間。
阿凱夫斯不了解馬爾庫斯這話的深意,因為有了之前赫克托爾的消極殆戰,阿凱夫斯想當然的以為馬爾庫斯同樣是做著“保存實力”將皮球踢給塞琉西的打算……
這是聯軍的劣勢,他們看起來強大,但其實會存在許多溝通、協同及利益分配上的問題。
于是,當阿凱夫斯看到馬爾庫斯的命令時,就板著臉下令道:“命令部隊增援。這些膽小鬼,讓他們看看塞琉西軍隊是如何作戰的!”
就此,兩翼兩支萬人大軍都被沈兵成功調動往霍木桑方向前進。
這對沈兵來說倒是個意外的驚喜。
又等了一刻鐘見時間差不多了,沈兵就朝傳令兵點了點頭。
傳令兵當下就朝王賁打出旗號,王賁大手一揮,就帶著早已做好準備的神武軍策馬自馬其頓軍團讓開的通道突出重圍。
神武軍的好處,就是其下馬就是攻擊極強的火槍兵,上馬將武器換成弓箭就是精銳騎兵,甚至因為有馬蹬馬鞍,他們還可以是騎槍、騎盾兵。
至于擔心裝備太多……那純粹是馬匹載重量的問題,由于此番做的是“速戰速決”的打算,所以每人只帶一日干糧,省下的空間和載重,除了冷兵器裝備都用來裝霹靂火球和火槍彈藥了。
每人兩匹快馬,一匹馬裝載火槍裝備,定量攜帶五枚霹靂火球,五十發火槍彈藥,及一把火繩槍及備用火繩、火折子之類。
另一匹馬用于攜帶箭矢、糧食等冷兵器裝備。
而且每樣裝備都有它自己規定的位置……這么做是很有必要的,這可以成級數的提高作戰效率。
比如在馬上作為騎兵使用時,不至于要用箭矢時才發現它在另一匹馬上。
再比如下馬當火槍兵時,若是沒規范只怕都記不起彈藥放在哪匹馬哪一側。
這些或許只是小事,但在戰場上戰機稍瞬即逝,這些小事造成的后果很有可能是血淋淋的失敗。
此時的赫克托爾見那些火槍兵翻身上馬就成了騎兵不由大驚失色。
他原以為火槍兵必然像馬其頓方陣一樣受限于嚴整的隊形只能是步兵。
會有這種想法并不奇怪,火槍兵的確需要嚴整的隊形,而且在馬上無法裝彈,這都使其無法成為騎兵。
赫克托爾又哪里會想到,這些火槍兵原本就是由精銳騎兵訓練出來的,火槍兵只是其副業。
此時的赫克托爾已隱隱感覺事情有些不妙了。
因為如果是步兵突圍,塞琉西聯軍不需要過于擔心……步兵速度慢,于是塞琉西聯軍就有更多的反應時間。
但如果是騎軍而且還是戰力能輾壓塞琉西聯軍的騎軍,那就可以說是亂竄一通無人能擋了。
此時的他原本應該盡快向阿凱夫斯示警好讓他有所準備。
但赫克托爾轉念一想:如果這么做,不就承認是自己犯下的錯誤嗎?更何況,將要面對這個難題的將是阿凱夫斯……他被打得越慘對馬其頓越有利,另一方面也更證明馬其頓撤軍的合理性。
想到這,赫克托爾就當作什么也沒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