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也不在那幾人當中!”
浩瀚古史中,記載的都未必為真,既然如此,那幾尊圣人,真的為這洪荒之中最為強大的一批人嗎?背后的水太深,不是東王公此時可以深究的。
東王公深吸口氣,感覺到一種很大的壓力,雖然羲和這般作為,似乎說明了東王公未來有著很非凡的成就,距離那最終極的一步,僅差一步之遙,但誰也說不清楚,羲和的到來,會不會是一場局?
其目的未必是斬殺東王公,或者說,是知道想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很不現實,那另一番目的呢?說不定就是為了蒙蔽東王公,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只要我的實力足夠強,那這一切就不必在意,那一尊至高,未來之中或許很厲害,但現在,就未必了。”
“至高也是從弱小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就看誰能走的更快更遠了。”
東王公知道羲和不會說出那背后至高的存在,也就不在這上面白費功夫,只是默默感悟大道至理,開始適應驟然提升的實力。
羲和被鎮壓住了,并非不想反抗,而是做不到,那扶桑樹的力量,宣泄開來,像是化出一片滔滔火海,天地為囚籠,有一種無形的枷鎖,將羲和渾身神力都封鎖住了。
若單單只是扶桑樹,那也就罷了,扶桑樹的力量的確強大,但不可能完全激發開來。
東王公的力量,與那扶桑樹相互共鳴,這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發生一種質變,又有景陽鐘激蕩出萬千神光,燦燦如火,若潮水一般,這種情況下,羲和想要逃走很不現實。
羲和看似認命,實則心中卻陷入到一種思索當中,眼下這番變化,隱約間脫離了原本預定的軌跡,但未必不在至高的算計中,或者說,一切都是因勢利導,勝敗的兩種可能性,都在考量當中。
至于羲和在這過程中,究竟會是怎樣的命運,那就不是什么很值得在意的事情了,可惜就算如此,羲和也根本不敢反叛,甚至連過多的想法都不能有,不然最終結局必定不妙。
而現在,哪怕身死,但大羅只要一念不滅,就能歸來,這并不讓羲和感到恐懼,只是有些遺憾罷了,眼下這樣的機會,其實很難得,與東王公之間沒有多大差距,是很有可能將東王公斬殺的。
若真的做到了,那無量量紀元都將發生驚天巨變,在這過程中,羲和自身必定可以攫取足夠資糧,由此在大羅路上走得更遠,乃至突破到大神通者的層次,真正站在第一線上。
東王公對于羲和的想法,不甚在意,眼下這種情況,自然不可能讓羲和翻盤,隨著時間推移,東王公的實力又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果說,在這之前,宛若一方淺淺池塘,那么現在則如一方江海,無邊神力滔滔,氤氳流轉,使得東王公渾身血肉都散發著一種奇特的異香,血氣迸發開來,直沖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