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上和梁若虛的交流,林逸已經有了一個清晰明確的目標。
想要脫貧,人均收入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要人均年收入達到4000元,但除了這些,醫療和教育,這兩方面也要得到保證,才算是徹底脫貧。
不過以東三縣現在的情況,可能還有點困難。
年輕人都走了,每戶人家的地也不多,下雨漲水的時候,年年都有被淹的風險。
而且土地堿性大,糧食的產量大打折扣……
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都是困擾這里發展的原因。
林逸不停的用手指敲擊著桌面,拿手機查閱著東三縣的地理位置,想看看有沒有區位優勢。
查到最后發現,東三縣不僅和越州市交界,離金水市也很近,屬于三不管的地方。
而且原本這地方,是屬于越州市的,但帶了很多年,一直沒帶動,就給了余杭市。
余杭市不想要,但又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接,但也沒有發展的想法。
地處內陸,沒有內河,航運的優勢不用想了。
而且還處在這么個復雜的地區,別說區位優勢了,都已經成劣勢了。
系統這次派給自己的任務,還真是有難度。
就算自己能夠刷臉,讓一些企業到這里建廠,但也得讓人家看到切身實際的利益。
如果看不到,就得凌云集團來補。
否則沒人會干這事。
而且這么做也沒什么意思,做起來也沒有挑戰性。
咔噠——
辦公室的門被推開,李慶凱從外面走了進來。
“李哥。”
兩人齊齊的打招呼。
“看的怎么樣了,有什么感想么?”李慶凱笑著問。
“我覺得,得找到東三縣的產業優勢,從這里打開突破口,這樣才有希望。”
李慶凱笑了,“你就是這的人,東三縣什么樣,你應該知道,咱們這還能找到優勢嗎?”
李似錦的話,說了等于沒說。
如果真有辦法早就用了,也不至于等到現在。
“你呢,小林,有什么想法嗎?”
“沒有?”林逸把手上的資料扔到一邊,抻了懶腰,笑哈哈的說:
“我感覺,在這種情況下,東三縣還能保持這樣的發展水平,已經很厲害了,不如咱們一起做個夢,夢里什么都有。”
因為三人不算是上下級關系,林逸說話也就沒那么多顧忌了。
“你小子別瞎說,讓別人聽到不好。”
“明白。”
“但你也說的有道理,縣里確實挺不容易的。”李慶凱說道:
“咱們這的工作,相對松散一點,下午要是沒事,可以到基層看看,去現場了解下情況,肯定要比看資料要強。”
“我也這么想的,實地考察考察。”
“對了,還有個事。”李慶凱看著林逸說道:
“外面那輛99887的車,是不是你的?”
“對啊,怎么了?是要給我辦通行證么?”
“通什么證。”李慶凱笑著說道:
“你的身邊不一樣了,你的車太好,盡量少開,否則要不了一個星期,你在東三縣就得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