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頭已經高高掛在當空了。
南壽和浮云子一前一后,溜溜達達的在土路上往姑蘇方向走。
總覺得老道兒磨磨唧唧神神秘秘,問問題不肯答,學功夫不肯教,所以現在南壽也懶得多搭理他。
哼,生氣~
浪批自個兒提著個砂鍋走在前頭。
嗯,就是敏敏之前買回來的那鍋,并著兩只陶碗,現在正被南壽提在手里呢。
用之前綁小娘的布條扎起,拎著倒也沒多累贅。
雖然穿古代了,但浪批以前的性子好像還是沒那么容易改。
譬如,不愛浪費。
挺好挺新的鍋子,丟了都可惜啊,帶回去正好試著用來燉肉,它不香么?
在鄉間土路上就這么走啊走,看著路兩邊愈來越多的青蔥稻田,南壽也是越瞧越開心。
浮云子在他身后不遠綴著,身形似慢實快,雖然一副皺眉想心事連路都不看的表情,但兩人的間距竟似絲毫沒有過差異。
“且住!畜牲你且住!!”遠處傳來急吼吼的大喊聲,瞬間將南壽的視線吸引了過去,連浮云子都訝然轉頭瞧去。
是個一身短打的黑瘦農家漢子,正撒開腳丫子在田埂邊快步跑,嘴里還在罵罵咧咧。
看動作神態,好像是在追逐著什么。
仔細再一瞧,好么,分明是在追一頭豬。估計是怕豬跑進田里去糟踐了秧苗。
“嘿嘿嘿嘿~”南壽咧著嘴笑,他最喜歡看這種有生活氣息的場景了。
尤其是牧豬這種,以前還真沒機會得見。
但他對這時候的豬又瘦又黑,而且還有個修長脖子,倒也不覺得多奇怪。
因為南壽是浪批嘛,雖然把史書遠遠丟開了,但并不代表他對歷史不敢興趣。
只是他尋找的方向,跟主流可能不太一樣。
所以他過來之后,看到堂堂南府收到的鯽魚只有巴掌大,也能輕松接受。
看到自己的行頭里,長褲居然還有開襠的,能理解。
更別說看到養豬還需要放牧這種小CASE了。
就算哪天看到甘蔗不但比后世的細兩圈,甚至還帶點一頭粗一頭細,或者吃香蕉時偶爾還能吃到香蕉籽,他都不會覺得訝異。
其實南壽最開始也不知道自己想尋找的到底是什么,只是下意識覺得,那些史書可能并不是全部。
少年時讀,只讀的熱血澎湃,看完之后渾身本事,若那時候穿越過來,他至少給自己立個當刺史的小目標。
可再大些,卻發現有些不對頭。
因為浪批也在長大啊,也在念書升學啊,偏偏他讀的又是經濟專業。
所有靠譜的經濟模型,都是需要詳實數據來做支撐的。
可根據那些史書,他是真沒法做出個能說服自己的東西來。
就說唐,南壽甚至按史書記載市面上出現過的魚種,結合海洋生物系學霸給的相關數據,去倒推當時沿海漁民的捕撈范圍。
考究了小米稻米等等當時的可能品種和產量,甚至連茭白和雕胡飯都試著設定數值。
可還是沒法勾勒出一個普通農家生活的模樣。
不合理,跟史書上,差太多了...
可能也是他浪批的性子吧,發現有差異,那就尋找問題出在哪兒唄。
所以他開始到處亂跑,去尋找。大部分的假期都搭進去了,也由遠及近的跑了不少地兒。
先是去各地縣史館,總覺得那里會有更全面的資料存在。
然后發現縣史館還真是個有意思的地方,雖然由于各種原因,關于古代的有價值的文獻已經很稀少了,但里面好玩的資料可不少。
就單說其中一種好了,地方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