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可以看看唐朝各個皇帝發布的各種詔敕,這東西屬于不容易被篡改的部分。
也許會發現,里面跟迷信有關的部分,實在是多到不正常。
哪怕只看初唐到盛唐,那幾位相對有為的皇帝。
太宗說:啊~道士以后要排在和尚前面,都記住哈~
太宗罵:法琳你個禿驢!整天妖言惑眾也就罷了,還造謠說我李家是胡人之后?!老子弄死你信不信!
太宗說:哈,玄奘你不是喜歡翻譯經書么?來來來,幫我把道德經翻成梵文,哥們兒要來個文化反輸出。
他兒子李治說:
和尚尼姑你們有點裝太過了啊,以后不許接受親身父母和貴人的朝拜,你們得拜父母,曉得伐?
然后他們共同的媳婦武則天說:嘻嘻~不禁不禁,信才好哇~彌勒降世就是姑奶奶撒~
所以到玄宗時就更難了:
不許滿街到處抄經書!
不許打著幌子騙百姓的錢!
不許...算了,哥們兒還是直接作弊吧!
于是玄宗把道德經放進了科考內容里,到后來干脆直接開了道舉。
天寶這年號,有因由的。
嗯,不止進士明經,有段時間,修道也能中舉人喲,而且是連續開科喲。
別說,這道舉里面,還真出了兩個有趣的家伙,也正是因為這兩位在嶺南布下種子,才有了當時大食商人紀錄廣州那邊崇道的畫面。
至于這些人物故事為什么后來在正野史里都難以尋見...猜猜會是誰干的?
幾位皇帝也是真被搞到頭疼。
太宗請個阿三國來的老騙子看病,最后明知道被坑被忽悠,還是只能禮遇送走。
李治得尊著玄奘,但又不能把他放出長安。
玄宗一邊嫌棄,一邊還得親手注寫經書,生怕經被念得更歪些。
祖宗都搞不定,你讓后來的孩子咋辦?
所以就有韓愈韓鐵頭那句著名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
頭鐵是吧?不讓朕迎佛骨是吧?~貶你!~貶你是因為你讀書把腦子讀壞了,也不看看現在啥情況!
EMM~~其實關于這部分,史書里面好像也有...但寫的人是個人才。
舊唐書。
這書成于唐宋之間的五代,因為可讀性和精彩程度沒有宋時歐陽修他們編的那套強,所以被加個舊字。
但有一個好處,因為五代跟宋朝不一樣,大唐的身子還未全涼下來,有些世俗積弊,依然留著。
那些拼命壓榨生民來供養迷信的風氣和群體還在。
所以寫這書的也是個大才,不明說,只在全書開篇的本記第一篇里,用最巨大的篇幅,記了份詔書。
詔書是太宗他爹李淵下的,內容呢,是李淵在位時,要求整肅裁減天下的僧道廟觀。
而且內容還是其次,關鍵是最后四個字-事竟不成。
開國皇帝明發了詔書...事竟不成。
更缺德的是,接下來就直接寫玄武門事變。
所以像南壽這樣的老浪批,看清江湖之后再看史,感覺就豐富多了。
甚至很不厚道的揣測過,李治咽氣之前改的那最后一個年號-弘道。到底是他改給誰看的呢?還是誰改給他看的?
嘖嘖嘖嘖...
特侖蘇的故事,他必須講給老道聽,誓也必須發。
誰知道以后會不會就是個護身符呢?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