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根據這段奇怪的足跡空缺來推斷這是兇手偽造的足跡,還有點勉強。
毛利蘭這番長篇大論,說到底,也只是偵探式的推理。
“這種發現可以作為犯罪側寫的參考,幫助我們明確調查方向。”
“但要是作為證明這是偽造現場的證據,卻還是有些不夠的。”
林新一語重心長地糾正著毛利蘭的錯誤。
他可不想自己的好學生被她那個青梅竹馬的風格影響,走歪了路子。
但毛利蘭卻像是早有準備一樣,朝著他露出了一個自信的微笑:
“我知道的,林先生。”
“光是這缺少的一小段足跡,還沒辦法證明我的推測。”
“但是,再結合那扇碎玻璃門上的痕跡,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哦?碎玻璃?”
林新一望向毛利蘭的目光頓時有了信心。
聽到她提到碎玻璃門,他就知道,自己的學生應該是找對了調查方向。
因為他教過毛利蘭,該怎么檢驗分析破碎玻璃上的痕跡。
“首先,我們可以通過這扇碎玻璃門上殘留著的,沒有掉落地面的部分玻璃看到:”
“玻璃朝向屋子內側的那一面,灰塵較少。”
“朝向外側的那一面,灰塵較多。”
“通過這一點,我們可以簡單地判斷地上的那些碎玻璃,是哪面朝內、哪面朝外。”
毛利蘭把林新一教過的知識,完美地運用到了實踐上來:
“然后,我們把玻璃碎片拼接后進行整體化檢驗,確定了玻璃第一次受力作用點,以及形成的放射裂紋。”
“再變換光線的照射角度,觀察放射裂紋斷面。”
“我們發現斷面上有‘單刀刃狀’的弓形紋。”
“而且匯聚方向均朝向灰塵較少的那一面,即朝向屋子內側的那一面。”
根據玻璃受機械載荷作用破碎原理,在受力破碎后,玻璃破碎斷面會形成肉眼可見的弓型紋。
這些弓型紋,實際上反映了力在玻璃上擴散的機械**形。
所以,將弓形紋的匯聚方向朝向延伸出去,匯聚到的那一個點,就是具體的受力作用點。
而現在,這個具體的受力作用點,就在玻璃朝向屋子內側的那一面上。
“所以,我們可以確定:”
“玻璃第一次受外力作用而破裂時,作用力應是在玻璃的里側面。”
“在別墅門窗緊閉的情況下,這扇玻璃門...“
“應該是兇手從屋內向屋外方向,對玻璃施加作用而使其破碎的。”
“這就可以證明,這個‘從屋外破門而入的搶劫殺人現場’,是兇手偽造的!”
“這是熟人作案,偽造殺人搶劫現場。”
毛利蘭的眼里閃爍著自信的光彩,講出了自己的論斷。
“很好,毛利小姐,你做得不錯。”
林新一很欣慰地表示贊揚:
草坪上的奇怪足跡,死者遭受過度暴力的損傷形態,再加上毛利蘭利用科學分析手段,從玻璃門上找到的實打實的證據。
這些線索和證據結合起來,已經可以將這個案子定性為熟人作案。
“不僅如此...”毛利蘭繼續講述道:
“我們現場勘察組在調查過程中,雖然沒在別墅里找到戶主留下的照片,但是找到了有兩個有明顯生活痕跡的臥室——”
“這幢別墅里顯然是常住著兩個人的,而且從臥室里的衣服上看,都是成年男人。”
“其中一個房間里找到了名片,名片的主人是某證券公司的高管,田中知史先生。”
“而另一個房間里找到的文稿,上面的署名則是‘田中和由’。”
“他們兩個應該有親屬關系。”
“而死者,或許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