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田老師一直很慌,慌得只是聽到美奈子的名字,就會瑟瑟發抖。
這說明他的心理素質很差,應該是個非常容易突破的家伙。
但他還是沒有要就此認罪的跡象。
因為林新一拿出來的東西還太少了。
而下田老師說的其實也沒錯:
沒有證據,林新一本就不應該把他當成罪人。
調查終于到了最為關鍵、也最為艱難的時刻。
案件已經定性為他殺。
他現在需要的是證據,把兇手揪出來、并且能把他送上審判席的證據。
而在這一點上,林新一的底牌絕算不上多。
他只能碰碰運氣:
“你要證據?”
“好,我給你!”
林新一捏著手里的一對三,喊出了“輸了我把屏幕吃掉”的氣勢。
他再次拿起美奈子的照片:
“看到了嗎?”
“通過觀察兩條索溝的形態,我可以確認,這兩條索溝是由同一個繩子勒壓形成的。”
“這意味著兇手用來勒殺美奈子的繩子,和把美奈子掛在鐵管下的那根‘上吊繩’,是同一根繩子。”
“也就是說——”
“殺人的兇器,其實已經被兇手留在現場了。”
“兇器就是這根上吊繩。”
“而警視廳那幫家伙再不靠譜,也知道把自殺案里最重要的物證,上吊繩給完好保管下來。”
“案子雖然很快以‘自殺’告結,但按照規定,證物可是要在結案之后,跟檔案一起歸檔保存的。”
林新一冷冷地逼視著下田老師:
“那根繩子,現在就保存在警視廳的證物室里。”
“而下田老師,你可以試著回憶一下...”
“在你和杉山殺害美奈子的時候,有戴手套嗎?”
勒人需要使大力氣,一使力氣,手就得跟粗糙的繩子大力摩擦。
如果不戴手套行兇殺人,那就一定會在繩子上留下自己的皮屑。
而三年前,或者說林新一出現之前,犯人們普遍較為“淳樸”。
他們的腦子都放在構思詭計上,作案時連痕跡都不知道清理,很少有戴手套殺人的。
更何況,從現場那處處都是遺漏的情況來看,殺死美奈子的兇手,也的確不是什么會注意收拾細節、清理痕跡的高智商罪犯。
“好好想想吧!“
“如果你們沒有戴手套的話...”
“在那根勒殺美奈子的繩子上,會不會找到你們遺留的皮屑呢?”
“不要抱有僥幸心理——”
林新一還特地鄭重地警告了一句:
“即使是三年前的陳舊檢材,我們警視廳也能鑒定出來。”
“關于這一點,你可以去拜讀我之前發表的論文。”
聽到這里,下田老師的臉色已然變得無比蒼白。
林新一心里長長地松了口氣:
這所謂的證據管不管用,完全取決于對方作案時,有沒有戴手套。
如果戴了,那那根繩子就一點用都沒有了。
而現在,看到下田老師這驚慌失措的反應,林新一心下已經得出了答案:
他撞對了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