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辦事吧。”
...............................
鑒識課的人員裝備很快被送到現場。
林新一換上發套、鞋套、口罩、防護服,小心翼翼地踏入現場。
而他還沒有深入案發的客廳區域,就在玄關的位置停下,指著那扇洞開的別墅防盜門問道:
“這別墅的門,是誰打開的?”
“不知道。”風見警官搖了搖頭:“這門本來就是開的。”
“凌晨警方趕到現場的時候,現場就是這個樣子。”
“這...”林新一眉頭微蹙。
他也沒說什么,只是稍微打量了一下那扇完好無損的防盜門,就提著一只大大的勘察箱,進入到別墅內部。
再然后,他也不忙著去仔細勘察現場,而是徑直走進了那血跡斑斑的廚房。
這是死者被扎中那致命一刀的地方。
降谷零和風見裕也好奇地跟了上來,他們都想見見這位林管理官的箱子里裝的是什么法寶。
然后...
只見林新一拿出了尺子,鉛筆,橡皮,演算紙,還有計算器。
“這...”見多識廣的降谷先生都看不懂了:“林先生,你...這是要做數學題?”
“就是要做數學題。”
林新一認真地點了點頭。
他指著死者尸體位置旁邊,那墻壁上的一片噴濺狀血跡說道:
“這是人體動脈血管破裂所形成的噴濺狀血跡,噴濺狀血跡往往提示第一現場,即加害的起始位置。”
“找到噴濺狀血跡,大概就能找到死者中刀那一瞬間的位置。”
“而尸檢報告里提到,死者創口內部有明顯的移動性創道,創口表面的皮膚也有向上方一側大幅拉扯的特征。”
“所以大致可以判斷,兇手在拔刀的那一瞬間,死者的身體還是在向下‘運動’的。”
“也就是說,兇手在一刀刺入死者體內之后,隨即就把刀抽出來了。”
“而死者體內的血液,也就在這時候大量噴濺出來。”
“所以我們只要能確認血液噴濺點的‘高度’,就能間接確認死者中刀時的體位,從而判斷出兇手的大致身高。”
“額....”降谷和風見聽得二臉茫然:
“血液噴濺點的高度...這怎么確認?”
“靠做數學題。”
林新一一邊說著,一邊拿著尺子,小心測量起了那些噴濺狀血滴的長度和寬度:
“血滴接觸客體形成痕跡,如果客體表面光滑、平整,血痕的形態要么呈圓形,要么呈橢圓形。”
“也就是說,滴狀血痕的總體形狀是橢圓形。”
“橢圓形的其中一側形態光滑,被稱之為‘頭部’。”
“另一側會形成類似小尾巴狀的痕跡,被稱之為‘尾部’。”
“根據滴狀血痕的形態,可以判斷血滴接觸客體時的角度。”
“橢圓形的長邊與寬邊距離相差越大,則說明血滴接觸客體的角度越小。”
“哦...”降谷零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原來是這樣,我懂了。”
風見:“???”
你懂了什么啊?
我怎么不懂?
他仍是一臉茫然。
降谷零卻是輕輕笑了一笑:
“林先生的意思是,先測量橢圓形的短軸和長軸的比值,然后根據正弦函數確定比值對應的入射角度。”
“其實只是初中數學而已。”
“風見,你如果還記得狙擊課上教的彈道計算方法,就能很容易理解這些知識了。”
“你還會使狙擊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