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藤新一難得地再度活躍起來。
因為這正好是他最擅長的案子。
殺人詭計。
“這是一個殺人詭計。”
工藤新一俯在毛利蘭耳畔,輕聲說著自己的想法:
“兇手把毒藥放在了一個特殊的東西里。”
“所以蒲田先生才能把杯子里的可樂安然喝完,然后才氰化鉀中毒而死。”
他稍稍賣了個關子,沒有直接給出自己的答案。
但毛利蘭已經在他的提醒下反應下迅速了過來:
“放在一個‘特殊的東西’里?”
“什么東西,可以延緩毒素在飲料里的釋放?”
“膠囊?”
她首先想到的是,在松本小百合老師中毒案里,兇手投放在飲料里的膠囊。
如果把毒素裝在膠囊里,因為膠囊外殼溶化需要不少時間,所以可以實現這種“自動延時投毒”的效果。
“額...”
工藤新一微微一愣。
其實他是想說冰塊的。
因為他注意到,蒲田先生飲料杯里剩下的冰塊很少。
而鴻上、野田、三谷,死者的三個朋友,跟死者是同時拿到的飲料的。
他們三個人的飲料杯里,剩下的冰塊數量就很多。
而且,和另外三個人的杯子不一樣,死者蒲田先生的飲料杯蓋子是被擰開的。
所以,工藤新一推斷:
死者應該是有吃冰塊的習慣。
他在把可樂喝完之后,又打開蓋子,把杯子里剩下的冰塊給一口吞下。
卻沒想到,那冰塊里有氰化鉀。
兇手把氰化鉀凍在了冰塊中間,所以在冰塊完全融化之前,里面的氰化鉀都不會溶進可樂里,可樂自然也就是沒毒的。
直到死者把冰塊吞下肚子,那毒素才徹底釋放出來。
兇手正是利用了這種“冰塊藏毒”的手法,實現了“自動延時投毒”。
這就是工藤新一推理出的殺人詭計。
可是,現在被毛利蘭這么一說...
兇手用膠囊投毒,好像也不是沒有可能。
雖然杯子里沒有發現膠囊殘渣。
但是,那有可能是在死者吃冰塊的時候,他一個沒注意,給一并吞進去了啊!
想到這里,他那番建立在冰塊上的推理,竟是隱隱地有些站不住腳了。
“不...還是冰塊的可能性更大。”
在一陣下意識的自我懷疑之后,工藤新一又重新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兇手費盡心機延時投毒,為的就是創造出‘死者喝完飲料才死’的疑點,從而讓蒲田先生的死看起來像是自殺。”
“但如果使用膠囊投毒,膠囊只要溶化破開一個小口子,里面的毒素就會跑出來。”
“這樣一來,杯子里就很容易看見明顯的膠囊殘渣,讓人發現這不是自殺。”
“兇手可沒辦法保證,死者會在這膠囊徹底溶化消失后再喝飲料。”
“也沒辦法保證,他一定會把這膠囊殘渣給一并吃下去。”
“所以,兇手不可能采用膠囊。”
“他采用的殺人道具,就是冰塊。”
工藤新一堅定地說出了自己的結論。
“原來如此...”毛利蘭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很快就順著這個思路,再度沉浸到對案情的思考之中。
而看著青梅竹馬沉思的低頭模樣,工藤新一的感覺也有些微妙:
如果是以前。
在他自信說完推理線索之后,毛利蘭只會露出一臉好奇疑惑,傻傻地等著他說結果。
而現在,毛利蘭卻是在跟他一起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