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區。
煌城林場附近。
烈日炎炎,黃沙漫天。
一支車隊順著荒漠公路緩緩行駛著,車上載的是一支新聞媒體團隊,以及幾名當地向導。
“劉叔,煌城林場這邊的話,你們很熟悉嗎?”
車上,霧城文理大學新聞傳媒專業的學生田金亮向一名當地向導劉叔問道。
“那是很熟悉的了,以前我們還帶旅游團來這邊看林場勒,不過這幾年不行了。”
向導劉叔點頭道。
荒漠之中的一片綠,就是世界上最好的風景。
以前煌城林場規模很大,是沙漠之中的翡翠明珠,吸引到了不少外地游客前來游覽,觀看這防沙治沙的偉大工程綠色項目。
所以在那個時候,劉叔他們做當地向導的生意還不錯。
但是這些年來,特別是近十年左右,煌城林場變了,它已經不再是當地人心目之中防沙治沙的人造林工程了,而是成為了一些人獲取利益的地方。
“為什么不行了呢?”
另一名女學生彭慧問道。
“種葡萄了嘛,樹子啊什么的,都砍了,以前密密麻麻的都是樹,對北邊的沙漠防治效果很好的,這些年種葡萄了,就沒有那么好了,也沒有什么人愿意來了。”
向導劉叔無奈的搖頭嘆息道。
“煌城林場這么做,難道沒有媒體報道出來嗎?”
女學生王曉萍問道。
“不行的,進不去的,林場的人不讓記者進去,過去本地電視臺的人來過一次,但是沒有什么后文,沒用的。”
向導劉叔仍舊是無奈的搖著頭。
好好的一座林場變成如今這個模樣,對于土生土長的煌城本地人,心里多多少少還是有些難受的。
“你們這一趟估計也是白來,進不去的。”
另一名當地人老莊搖頭說道。
“大爺,我們這次來,本著如實報道煌城林場的事情而來,我們會想辦法進入林場,拍攝林場內部實況進行報道,大爺你們有沒有什么好的建議啊?”
學生楚霄問道。
“不太樂觀,林場里面和外面,都有人巡邏的,而且還養有狗,我們車子開得近了一點,都會被發現的。”
老莊大爺想了想,搖頭說道。
霧城文理大學的新聞傳媒團隊聞言,都表示這個事情有點難辦啊。
這要是連進去都進不去的話,那還怎么如實的報道煌城林場的情況?
“張同學,你上次是怎么進去的啊?”
這時田金亮看到了校友張德厚,問道。
煌城林場的事情,就是張德厚發現了之后,告訴了霧城文理大學農林學院的系主任賈農的。
然后賈農匯報給了丁校長,丁校長這才決定派遣霧城文理大學新聞傳媒專業的學生記者團隊前去探究事情的真相并進行報道曝光。
張德厚收到了系主任賈農的消息,讓他協助新聞傳媒專業的幾個校友們一起做好這件事情的報道。
“我上次來,是本著林場交流來的,可能他們那個時候不太警惕吧,但是當我跟他們說到林場被破壞,種植葡萄不妥的事情之后,他們對我的態度就不怎么好了,然后就讓我離開,再也沒有讓我進去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