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厚搖著頭,說了一下自己的經歷。
當初張德厚過來,是因為朋友的朋友介紹,過來到煌城林場這邊進行林業的專業知識交流。
但是正如張德厚說的那樣。
當張德厚看到煌城林場的情況之后,詢問了一下林場的人為什么會有大量的樹木被砍伐或者燒毀,然后林場的大片土地都用來種植經濟作物葡萄?
結果林場的工作人員當即就對張德厚改了臉色,然后就讓張德厚離開了。
倒不是說像西北貧困地區不能種植經濟作物葡萄,但是不能在這么重要的林場地區種植,更何況還是砍伐了原本用來防沙治沙的林木之后,用砍伐林木后的土地種植葡萄,這樣簡直是令人難以接受的啊!
“那可就難搞了。”
楚霄嘀咕著說道。
“對啊,我們到時候怎么進入進行拍攝實時畫面呢?”
王曉萍也很疑惑。
這要是進不去煌城林場的話,那么這一趟豈不是白來了?
“小伙子們,我們馬上就要到煌城林場了,我們是要繼續往前面開,還是停下來?”
這個時候,向導劉叔向眾人問道。
“先停一下吧,開過去讓林場的人給發現了的話,就更不好搞了,容易打草驚蛇。”
田金亮想了一下,還是決定先不過去。
要是過去被人家堵在林場外面,進不去的話,那么林場的人就提高了警惕,到時候基本上是不可能進得去林場進行采訪拍攝了。
車子剎車停了下來。
田金亮、楚霄、王曉萍和彭慧幾人開始商量著對策。
“亮哥,那咱們怎么辦呢?總不能就這么空手而歸吧,丁校長可是等著咱們把這個新聞報道出去呢。”
楚霄看向了田金亮,問道。
既然要做新聞報道的話,就要探究事情的真相,用客觀存在的事實來寫新聞稿,而不能夠僅僅只是因為聽說之后,就開始報道。
現在很多的媒體都已經越來越不追求新聞的客觀真實性了。
這要是換做別的媒體的話,恐怕早就已經先發新聞稿,先把社會的輿論給引導起來再說了。
但霧城文理大學的新聞團隊不會這樣做。
他們必須要探究了客觀事實之后,再寫新聞稿進行報道。
當然了,在這個的基礎上面,還要再追求一下新聞的時效性。
不過像這樣的新聞事件,一般時效性的話好在比較長,今天報道出來與明天報道出來,差別基本上是不大的。
只要不被別的新聞媒體捷足先登就可以了。
所幸的是。
現在其他那些新聞媒體,比如說頭條新聞、企鵝新聞或者是朋湃新聞什么的,都還不知道煌城林場這個事情。
要是被他們知道了,估計這會兒各種各樣帶節奏引輿論的新聞稿總愛就已經鋪天蓋地的席卷在網絡上面了。
“看樣子想要靠正當的方式進入林場是不太可能的了,我們只有悄悄的進入林場,然后拍攝林場內的情況,接著咱們拿著煌城林場內的拍攝資料,去采訪煌城林業局。”
田金亮想了一下。
這也是實在沒有辦法的舉措了,只有這樣悄悄進去,才有機會拿到煌城林場內部的情況信息資料。
這里的情況信息資料,指的是圖片、視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