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冬晃了晃水袋:“甲爺爺,就一條。”
呂振甲草帽掛在背后,頂著禿頭走過來,打開網兜說道:“你嫂子坐月子,要鯽魚湯下奶,我用鯰魚跟你換,聽老鐵那個不拔毛的說你在養鯰魚?”
呂冬打開水袋,撈出巴掌大的鯽魚:“不用,你拿著就行。”
呂振甲接過鯽魚收起來,取出最大的鯰魚扔進呂冬水袋里:“咱這不是一桿子買賣,以后打到鯽魚都給我留留,釣的鯰魚跟你換。”
呂冬不再客套:“沒問題。”
呂振甲收起網兜:“水質一年比一年差,這河里凈是鯰魚嘎牙了。”
鯰魚現在還暢銷,再過幾年就漸漸沒人吃了。
甚至,后來一些鯰魚科的食用魚,各種名字層出不窮,以躲鯰魚遠遠的。
晚上吃飯的時候,呂冬問胡春蘭:“下午我聽三爺爺說,要交新一年的提留統籌,一人160,你剛買了農藥,還有錢?”
胡春蘭想到呂冬最近幾天的小買賣,也不掩飾:“不夠了,先用你的錢。”
呂冬想了想:“媽,一會我去給你拿500。”
“不用。”胡春蘭說道:“我這還有點,你給我300就行。”
呂冬沒接話,說道:“好多人都拖……”
胡春蘭非常堅定:“咱不能拖,不能給你爸抹黑。政府待咱不薄,咱不能拖后腿。”
不說別的,如果不是有呂建軍的客觀情況,呂建國又豁出臉找關系,以呂冬中考的爛成績,花錢青照一中也不會要。
胡春蘭掏出張條子給呂冬:“林站發新的果林害蟲防治手冊,明個從泉南回來,去趟縣里。”
“好來。”
呂冬接下條子,吃完飯回老屋取了500塊錢過來,胡春蘭只肯要300,兩人說了好一會,最終收了400。
畢竟還要有兩個人的生活費。
農村消費低,吃的基本都是地里種的,現在又是夏天,也就集上稍買點菜和肉。
節儉早已成為刻在骨子里的習慣,呂家街老街上,一個月用不了5塊錢電錢的不是一戶兩戶。
院子里種上點絲瓜和扁豆等爬秧的蔬菜,調劑著能吃一夏天。
天色黑下來前,呂冬又找到個煙盒,去抓了幾只癢辣子,以備不時之需。
城里不安全,當獵人不能沒寵物!
八點多,呂冬先去抓知了猴,有膠帶綁在樹上,這本需要耗時耗力的工作,變得極其簡單。
抓完一遍,提著黑色大方便袋,打手電去河上,挨著拖施工線。
成果相當喜人,不知道是豬血比雞血好用,還是網兜裝衣服效果更好,第一個餌窩里面,呂冬抓出近十條超過五厘米的螞蟥。
似乎附近一大片地區的螞蟥,都從泥里鉆出來享用美食。
后面的餌窩有多有少,內臟還可以,放了血的豬肉效果一般,最后收了上百條。
餌全都扔回河里,明天再來看效果。
這是一次大豐收,別再遇上賊就好。
回到果園,放了點水進方便袋,上百條滑膩的螞蟥糾纏在一起扭動翻滾,場面相當壯觀。
休息一會,呂冬繼續鉆果林。
這一晚,收獲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