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建仁猜到是啥事,畢竟這些年每年都有來的:“你忙你的。”
杜小兵接話道:“放心,哥幾個能撐得住場子。”
幾個人都很熟了,呂建仁給了他后背一巴掌,杜小兵笑得陽光燦爛:“你是我叔!”
回到家里,呂冬專門讓呂建仁開三輪車去趟果園,拉了三十桶精裝鹵煮回來,放在儲藏室里面,以備明日不時之需。
臘月二十六的相公大集,規模比縣城大集小了很多,到下午兩點鐘這塊處,人不是特別多了,呂冬騎上小嘉陵,不到兩點半就回到老街上,換衣服整理了下個人衛生。
這是起碼的尊重。
家里的衛生,呂冬這幾天晚上回來,專門抽空打掃了。
過年本就要掃屋,大掃除。
呂冬看看墻上掛鐘:“快三點了,還沒到。”
胡春蘭說道:“沉住氣,出發前有人給大隊打過電話。”
呂冬不再多說,干脆出門站在大門口等,發現大伯呂建國也過來了。
南邊,通往呂家村的公路上,有六輛汽車先后駛過來,打頭的是一輛綠色的越野車,車后座上坐著倆四十歲出頭的人。
“老馬,你就在泉南工作。”其中一人翻看著份老報紙:“這一年,沒遇到特別困難的事?”
叫做老馬的人說道:“鬧了次洪水,呂冬當上了抗洪先進個人。老魏,我專門找人問過,實打實的。”
老魏放下報紙,露出看的那一頁,上面是關于“泉南十大團員”的報道:“抗洪先進個人,十大杰出團員,短短一年,呂冬變化很大。我記得去年過來,還是個不懂事的混小子。”
老馬說道:“確切點,從去年呂家村遭遇洪水開始的,跟呂春差不多,年紀一大就變成熟了,就是高考考的一團糟,沒上大學。”
老魏笑:“一脈相承,我記得建國和建軍兄弟倆都不愛學習。”
“建國好點,建軍就別提了。”老馬想到往事,忍不住笑:“建國后來在工程隊當上技術員,很厲害了。”
老魏說道:“不念大學無所謂,有這十大杰出團員在,起碼不會輕易叫人欺負。”他問道:“老馬,里面是不是有你的手筆?”
老馬笑起來:“多少有點,沒怎么出力。報紙上寫的呂冬的功勞全部實打實的,他一個沒有單位的人,如果不是功勞足夠大,即便當地政府在后面推,上去也很難。”
老魏承認:“地方上的事,我不如你懂的多。”
汽車進村,老馬看向村口,說道:“變化挺大,村口的大樹全都沒了。”
老魏指了指窗外的墻上:“嚴禁隨地亂扔蔥?”
老馬簡單解釋:“今年青照的大蔥銷出去的不多……”
車隊一路前行,很快拐上老街,六輛汽車組成的車隊,吸引不少人關注,這樣的狀況持續了好多年,老街上的人也都習慣了。
車隊停下,呂冬、胡春蘭和呂建國迎上去,車上下來的十五六個人,過來挨著與呂建國握手,不管從事啥事業都向胡春蘭敬禮,又一個個拍呂冬的肩膀。
“好小子,長這么壯實了!”
“呂冬,干得不錯!”
“出息了!”
呂冬依著記憶,叫人:“馬叔叔,魏叔叔,于叔叔,李叔叔,石伯伯……”他讓開大門口:“家里說話。”
一大群人進家門,先去堂屋,所有人集中在堂屋正中,向呂建軍相框敬禮。
呂冬早就準備好了椅子,等眾人落座,又忙活著沏茶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