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笑起來:“我過來,主要是跟你說幾個事,咱領導3月28號有空,那天正好周末。”
呂冬毫不猶豫說道:“行!咱就定好3月28號周日上午開業!”他征求意見:“趙哥,上午十點剪彩行不行?”
趙干事笑著說道:“咱領導那天到十二點鐘之前,他都有空。”
呂冬盤算還有一個多星期,時間足夠:“我這就叫人訂各種開業用的東西。”
其實大部分東西都有所準備,條幅、花籃、宣傳頁、彩拱門等等,因為等楊烈文的消息,欠缺的都是具體時間。
也要多邀請一些人來,像常來往的那些,人有沒有空過來一回事,他發不發邀請那就另一回事了。
開業活動也要搞起來,開業大酬賓,進店消費抽大獎等等,都可以用上。
這個店雖然屬于新開,卻是有相當基礎的。
呂氏麻辣燙如今在大學城絕對是一塊響當當的招牌。
趙干事這時又說道:“還有個事,領導特意讓我提醒你,下個月縣兩會換屆,團委確定推薦你進證攜,你需要打一份申請書給團委,這個月底就得交上去。”
這也是很重要的事,呂冬一直記得,說道:“這事還得請趙哥幫忙。”他不怕露短處:“趙哥,我語文考試作文都寫不好,這種申請也沒寫過,得麻煩趙哥……”
趙干事點點頭:“行,我抽空給你寫一份底稿,你再謄寫一遍,到時我帶著你一起去團委。”
有專業級人士引路,呂冬就放心了:“趙哥,我就不客氣了。”
趙干事笑:“多大點事。”
呂冬能拿到個身份,一般情況下,如果某些人想通過官面渠道動他,也要好好思量一番。
這等于多了層護身符。
當然,以呂冬做的好人好事,也配得上這個身份。
趙干事又說道:“你這倆店開起來,下一步臨時市場撤掉也不用發愁。”
“定下來了?”呂冬問道:“這里真的撤除?”
趙干事直接說道:“北邊的地皮和項目已經審批了,做鋼結構的市場,作為周邊居民區的配套,那邊建好,這邊就撤。”
看眼外面的臨時市場:“這里本就是個小廣場,不是市場,前一任考慮到學生需求,設立個臨時市場,現在商鋪建好,準備開始營業,臨時市場即將完成它的歷史使命。”
呂冬點點頭,既然是臨時市場,就不可能變成永久市場。
一個領導一個想法,現任不一定遵循前任的規劃和設計。
趙干事很多話都會給呂冬說:“開放商對臨時市場意見也挺大,認為臨時市場的存在,會影響客戶購買和租賃商鋪的積極性,學府文苑這邊,已經向管委會提了好幾次意見,管委會不能忽視投資商的聲音。”
呂冬隨口應了一句,這方面的事情,他沒有任何發言權,大政策方針不會因為某個人而改變。
一起擺攤的人里,趙娟娟早已嫁人,二焦在北邊租了商鋪,老劉估計以后要搬去新市場。
他兒子大小見面折騰的沒錢,不可能買房子或者租商鋪。
呂冬又跟趙干事聊了些大學城規劃上的事,得知省大西邊將會建設一個軟件園,省里最大的計算機類企業朗朝公司已經與管委會簽約,會在軟件園區建設分廠和分公司。
嚴格說起來,這是大學城引進的第一個高新技術企業。
趙干事四點半左右離開,晚上要跟楊文烈去見客商。
后面的兩天里,呂冬陸續招聘到幾個人選,讓人先在臨時市場上班,熟悉麻辣燙和鹵肉燒餅的同時,也做些基礎的培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