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呂冬從北邊過來,這人跟雙方做了介紹:“呂冬,這位是來自新加坡的陶丹先生,是我們縣的貴客。”
矮個混血男主動跟呂冬握手:“呂老板,我們是第二次見面了,前段時間我與你們的楊主任來過這里,不知道能否借一步說話?。”
招商局的人說道:“陶丹先生有要事給你商討。”
呂冬看他一眼,不動聲色:“我北邊有個店,剛裝修好,請跟我來。”
出麻辣燙店,他領著陶丹倆人往北走,以前肥羊火鍋的兩店,南邊的店鋪裝修完畢之后,已經打通與漢堡皇相連。
店鋪座位擴大一倍有余,也帶動了漢堡皇的營業額。
漢堡皇的單日營業額上升到了1萬5。
北邊的店鋪,呂氏絕味熟食店的巨大招牌已經掛在門口上方,內部裝修也已完成,正等待吉日開業。
呂冬領著陶丹二人進去,門口樓梯前擺著兩張小桌子,他拉開椅子:“陶先生,請坐。”
沒想到,那名招商局的工作人員主動說道:“你們聊,我去外面打個電話。”
他知道陶丹過來有目的,但來之前也打聽過呂冬其人。
接待服務外商是他的工作,屬于無法推卸的責任,所以陶丹有要求,他就帶人過來了。
但這個呂冬有身份,不是他能惹的,做過介紹,雙方愿咋談咋談,他不想摻合。
得罪外商沒好果子吃,得罪呂冬就有?
綽號五毒教主的人會簡單?
能在公家單位混出點成績的人,為人處世自有其獨到之處。
店里面。
個頭不高,大概三十多歲的陶丹坐下后,轉著頭四處看,問道:“呂老板,這也是你開的?”
呂冬盡可能以普通話說道:“我村里的店鋪。”他不像兜圈子,直接問道:“不知道陶先生找我有什么事?”
陶丹卻沒有正面回答,反而笑著說道:“鄙人從新加坡回來,想要投資故國,家父原本就是泉南人,特意囑咐我來泉南投資,以回報故土。”
聽到這話,呂冬頗為敬佩的說道:“陶老先生有心。”
早年間可能因為種種緣故飄揚過河,但發達之后不忘故土,愿意回報故土,這樣的人值得尊敬。
陶丹顯然有想法:“家父去到新加坡,從事的恰好是餐飲行業,這次我回來,也想投資貴國的餐飲行業。家父對故土的特色飲食念念不忘,我的口味也受到家父影響,尤其喜歡泉南特色美食。來到這邊十天,我品嘗過各種美食,尤以對呂老板的呂氏麻辣燙印象深刻。”
他稱贊:“口味獨特,受眾廣泛,生意火爆。”
“謝謝。”呂冬不知道為什么,有種不太好的感覺。
陶丹的笑容在變:“呂老板,這樣出色的食品和生意,僅僅局限在一地太可惜,不知道你有做大的打算嗎?”
這次來到故去的老父的故土,他不是來投資的,而是尋找發財門路。
他們家確實在新加坡從事餐飲業,但做得不大,老父去世以后,生意每況愈下,眼看快要支撐不下去。
最近這些人,有人返回故土探親,不知怎么回事,搖身一變成了投資商。
不少原本只是薄有身家的人發了財,回去之后跟他們這些人聊過,在這邊享受到的待遇簡直不可思議,甚至用很少的錢,就能謀奪到當地非常賺錢的工廠和公司。
大城市大地方,陶丹不敢去,那些地方信息流暢,容易樓老弟,所以專門挑了老父故土的一個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