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園商圈人流量不亞于步行街,其中充斥著各種特色小吃,比如泉南的油旋和鍋貼,還有泉南公認檔次最高的快餐店米力乃,著名的大觀影城,以及正在建設的大觀商場。
缺點同樣是房租貴的要死,米力乃在這一片快餐行業的地位無法撼動。
呂冬上次跟杜小兵取過,這時期的米力乃從中式的包子油條,到西式的炸雞漢堡全都賣,生意好到肯德基泉城旗艦店都比不上。
還有關鍵的一點,大觀園屬于明日黃花,后期的沒落與興盛時的繁華叫人一樣唏噓。
人民商場正好處于步行街與大觀園之間,在百貨大樓完蛋以后,屬于泉南國有商場里面的扛把子,北邊有聚集眾多居民的魏家莊,南邊有省實驗中心、泉南中學和育英中學等多所學校。
這邊情況與大觀園類似,沒落速度稍慢,卻也跟很多國有商場一樣會將自己玩死,而且租賃公家單位的房子,萬一期間突然改制,麻煩不是一般大。
趕你走都沒地方說理去,畢竟不是賣拉面的。
省大花園廣場商業圈,呂冬只是看了一下資料,就自動選擇放棄。
這個商圈依托數目龐大的省大學生形成,就目前來說,省大各個院系不斷外遷,學生數量驟降,短期內的人流量會是個問題。
呂冬最先淘汰人民商場和省大商業圈,后面就是大觀園與步行街二選一。
就他個人來說,更傾向于步行街。
店鋪地址的選擇與目標客戶群體息息相關,餐飲行業不同的經營類型,往往有不同的消費群體,甚至南轅北轍。
有些店鋪,開在鬧市區,還不如偏僻的地方,比如呂家村的鹵肉絕味店,更適合深入居民區,而不是在商業繁華地段。
還有高檔的酒店,同樣不適合鬧市區。
這些店開在繁華的商業區,還不如去偏僻些的特定區域。
漢堡皇、麻辣燙和火鍋店三項業務,針對的都是大眾群體,甚至可以說是年輕消費者群體和家庭用戶們,所以在開店地址的選擇上,肯定要選人潮涌動的地方。
年輕人和帶著兒童的家庭經常光顧,附近適合這一人群游玩,又能逛街購物的需求等等。
毫無疑問,泉南步行街最為適合。
還有一點優勢,這種店開起來,最好能實現二十年不變。
比起后期落寞的大觀園和人民商場,泉南步行街稱得上長盛不衰。
呂冬看完資料,問道:“老杜,讓你選你選哪里?”
杜小兵直接說道:“步行街!”他的理由跟呂冬不一樣:“我們要不不開,要開就要去市里最繁華的地方開店!”
呂冬微微點頭:“這兩天哪天有空,咱們再去步行街看看?我記得西門的商業樓快起來了。”
杜小兵想了想,說道:“我找我爸問問,看能不能提前接觸那棟商業樓的開發商。”
呂冬在泉南的關系,不動用他爸的戰友,比起老杜就差遠多了,當即說道:“行!”
討論一會,呂冬跟杜小兵下樓找地方吃飯,邊吃邊繼續討論進軍新市場的事。
不止是第一步計劃,還有后面的開店計劃。
呂冬早就有所考慮,有發展前途的商街和商圈、新辟的學院區、住宅區,是選址考慮的地區。
未來幾年的拆遷區,老化的商業圈等等,屬于堅決不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