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景點,以后多的是。
從去年國慶節假期,正式有了一年兩次的長假,旅游業往后會快速發展。
不少地方的景點,都成宰人的代名詞,各種花樣叫人目不暇接。
曾經有句話,叫做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其實農村套路一樣多,甚至更多。
有了那位大叔比較準確的指路,來到縣城東邊,呂冬一行人輕易找到了開發區。
實在是開發區太顯眼,偌大的地方,圍墻圈起大片地,其中百分之八十都荒著,有些地方荒草甚至一人高,只有最東邊寥寥幾個廠區,才能看到有開工的企業,還都是不大的小廠子。
這種情況也不算罕見,估計很多縣都有。
三拐五轉,前前后后耗費六個多小時,終于找到名為正佳首飾加工廠的廠子。
看到廠子門牌,宋娜就打了個電話,沒過多長時間,一對四十左右的中年夫婦迎接到廠門口上。
宋娜下車,大大方方走過去,問中年男人:“你是邢老板?”
“是我。”邢老板下意識想跟宋娜握手,見是個漂亮的小姑娘,又不大好意思,介紹旁邊的人:“這是我媳婦,跟我一起管廠子。”
宋娜簡單的介紹跟過來的呂冬等人:“這是我父親,這是我七叔,這是我男朋友呂冬。”
面對三個大男人,邢老板放得開,挨個握手:“歡迎!歡迎!我這邊一直盼著你們過來,等了一天了。”
他隨口客套:“同村有人在泉南大學城打工,聽他們說起過溫馨商貿。”
呂冬聽得出來,這位找人在大學城打探過。
從泉南過來的客商,意味著可能帶來更多收入,邢老板不會怠慢。
因為通過黃娟的關系做過了解,宋娜也委托人稍微接觸過,雙方也算有一定的交流基礎,客套上幾句話,就一起進了廠子。
邢老板先帶著一行人去車間轉了轉,不大的廠房里面,大概有十幾個人在工作,將一些粗糙的原材料,通過機器大批進行分離、整形和拋光等處理。
穿物件這些活,則是下發到周邊的村里,按件計費。
看過一遍,邢老板說道:“市面上能見到的小飾品,發卡發帶,耳環吊墜,項鏈手鐲,戒指平安扣,我這里全都能做。”
他能看出來,四個人里面以呂冬和宋娜為首,特意拿了剛加工好的部分成品給兩人看:“你們上手摸摸,質量不比南方廠子做出來的差!”
宋娜做這一行一年多了,也算了解的比較多,看得非常仔細,不但捏在手指間摩挲,還拿到旁邊的強光燈下仔細看。
呂冬摸著一塊很像玉的玻璃制品,光滑圓潤的觸感,在他這個外行手里,感覺跟在二爺爺家摸過的真玉沒多大區別。
別的他也不大了解,只知道石頭這一行,比金銀首飾水深的多。
宋娜看了五六分鐘,沖呂冬輕輕點頭,說道:“邢老板,咱們找個安靜點的地方去談?”
車間里面各種噪音不斷,不是說話的地方,邢老板當即頭前帶路:“去我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