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彈掉煙灰,笑著說道:“掙個養家糊口錢。”
呂冬接話道:“我看著可不像,老叔你這嘴笑的合不攏,手上磨的全是老繭,肯定沒少掙。”
老一輩講究個財不外露,老板還是含糊:“反正比在廠子里上班強不少。”
他看眼呂冬:“聽口音你們是隔壁青照的?準備來這邊上班?”但看到呂冬和呂建仁的衣著,自個就先搖了頭:“跟廠里談合作的?”
呂建仁應付一句,跟老板閑扯起來,主要說些商業街上的情況,比如這邊有沒有大混子之類的。
類似這種人,每個地方都少不了,但衛橋棉廠能發展到這般規模,營商環境總體上不錯,正常做生意的在這邊都挺安穩。
有輛寶馬車開過來,路上其他車主動避讓。
呂建仁好奇:“這是誰?”
呂冬也在看,公家單位的領導,很少坐寶馬。
“在這片討生活,就得記住這個車牌號。”老板聲音壓得很低:“這是大公子的車。”
有些話不用多說,大家自然明白。
另一邊,宋娜從呂冬和呂建仁招手,倆人回去,夏甜已經到了。
可能是剛下夜班沒睡覺的緣故,呂冬感覺夏甜的黑眼圈比上次更濃,整個人都沒精打采的,時不時就打呵欠。
“我今天明天休班,沒事。”夏甜笑出酒窩:“都習慣了,下午回去睡覺也不晚。”
十二個小時兩班倒,實際上休息的時間遠遠到不了十二個小時,幾個人邊沿著商業街往南走,邊聽夏甜說。
“七點以后才能交接班,弄完最少半個小時,去上班六點半就要到,還要開個會才能上班……”
在這里上班工資高是真的,辛苦也是真的。
宋娜一手打傘,一手挽著表姐:“你們這的高工資,都是用時間換來的。”
夏甜干的長了,習慣了:“進廠當工人,不都這么干?”
沿著商業街往里走一段,人越來越多,夏甜說道:“廠里很多人都在這集資買了房子,主要的宿舍區也在這邊,這條商業街是附近人流量最大的。”
呂冬能看得出來,哪怕是半上午,街上人也很多。
夏甜說到這里,從包里掏出幾張紙給宋娜:“這是我托人弄的,廠里員工的年齡結構統計。”
宋娜看了一下,一線工人和員工,基本上以二十五歲以下為主。
“不會有麻煩?”宋娜關心問道。
“沒事。”夏甜滿不在意:“這都是公開的一些東西,平時沒人注意。”
這條街道最直觀的印象,人流量非常大,但視覺有時候會騙人,來到東西兩個小區和宿舍的出入口附近,呂冬隨便找了個地方,停下腳步等一會,默數單位時間內經過的人流量。
正常情況下,半上午屬于人流量比較少的時間段,呂冬連續換了兩個位置,得到的結果都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