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著蒙蒙細雨,老街上面有些泥濘,卻不能降低縣府大領導的性質,穿著雨靴走進一棟老房子里,看著老舊卻又結實的建筑,頗感興趣的這里摸下,那里拍一下,似乎看到了計劃的一部分。
范教授在呂振飛和呂冬的陪同下,挨間查看著翻修的老房子。
大到房梁屋脊,小到圓凳擺件,看得特別仔細。
來到廂房,范教授忠于點了點頭,對呂振飛說道:“老呂,比我想的要好。”
呂振飛笑起來:“范老哥,雖然我從九十年代初就干起建磚混樓房的活了,但家傳手藝總算沒有忘。再說,能修成這樣,也是沾了你的光,沒你介紹的那些地方買仿古的材料,也做不成現在這樣。”
范教授說道:“不用謙虛,你們還得積累經驗和技術,不過維修之類的活,應該難不住你們。”
呂冬放下手里一個仿古瓷器,說道:“教授,那邊確定啥時候開始?”
范教授指了指呂冬:“你啊,整天就琢磨這事。”
呂冬干脆來個倚小賣小:“我是呂家村的一份子,當然要給呂家村謀求利益。”
“這話說得沒錯。”范教授說道:“青照找不到比你們更適合的隊伍,我會提建議的。”
幾個人回到堂屋里,大領導和呂振林等人正坐在官帽椅上說話,面前是仿古的紫黑色實木桌子,用的是青花茶具,頗有種古色古香的意味。
老街上其他的房子,比起這棟翻新的,雖然歷史厚重感十足,但也顯得破破爛爛,這邊反而更適合人參觀閑坐。
有青照臺記者一直在跟拍,大領導侃侃而談:“早就聽說呂家村保留了幾百米主街道,多條小胡同的老式建筑格局,今天過來這一看,飽含著青照千年古縣的歷史韻味,這是先輩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要保護好它們!要讓它們在新時代繼續發光,見證青照的發展建設!”
呂振林是村里的一把手,這時只能他來接話:“領導的指示,為呂家村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又說了些冠冕堂皇的話,等有人端來干果和一些呂家食品公司的小零食時,大領導擺擺手:“關了。”
電視臺記者把攝像機關了,很識趣的去其他房間拍攝素材。
幾個人聊呂家村的事,重點說起呂家村的老街,以及對于這條老街的一些設想。
呂振林和呂振飛都有意將呂冬推到前臺,由他具體來說。
從縣里通知領導要過來視察,呂冬就開始做準備,還想范教授和馬明專門請教過,這時候所說的,全都是應景的話。
縣里的一號和二號已經達成一致,大計劃不會改變,呂家村作為一個人口只有1000多的自然村,想要在接下來的青照大建設中分上一杯羹,只能順勢而為,不可能跟縣里頂著干。
或許,全國有不少村子有這樣的實力,但呂家村遠遠還沒走到那一步。
呂冬的話,都仔細斟酌過:“呂家村背靠青照河,距離縣城和大學城直線距離不到三公里,有河道直接與縣城相連,屬于縣志里有記載的古村落,目前又是省級文明村,如果縣里沿河發展旅游產業,正好順流而下抵達呂家村,呂家村的鹵煮、炒貨和古建筑,也能進一步促進縣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