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干事說道:“原來你們認識。”
呂冬不動聲色:“見過幾次,何總在泉南投資紡織印染行業。”
何全忠看眼趙干事這個大學城的官員,卻說道:“呂總,上次提的事,不知考慮的如何?”
呂冬笑:“上次已經給過何總答案了。”
聽到這話,何全忠去看趙干事,以他跟這些管著招商的人打交道的經驗,這些堪稱嚴苛待己寬以待人的典型。
寧愿自家的人受委屈,也不能讓外來客商委屈了,尤其手里有外匯的。
趙干事看眼呂冬,情知可能有內情,干脆裝作沒有看到。
何全忠討了個沒趣,有看眼趙干事,隨口找個理由,就去了別的地方。
見到人走,趙干事稍微壓低聲音,用青照話問道:“咋回事?”
“做紡織印染的,在國內,還有亞洲一些市場上,跟衛橋集團是競爭對手。”呂冬只能含糊說道:“我跟衛永關系不錯,他們大概想玩挖墻腳之類的心思。”
趙干事知道呂冬跟衛永的關系,說道:“這是連帶著看上你了。”
“可別。”呂冬笑著說道:“咱這小身板小體量,承受不住。”
趙干事不禁笑起來:“這里是青照,又不是彎彎。”
呂冬沒接話,不過趙干事說的也有道理,這里是青照,他也不是無根之萍,倒也不怕這些手握外匯的人。
但也要注意一些,畢竟那么些企業,外匯砸下去,連品牌都沒了。
宋娜這時過來找呂冬,趙干事作為大學城商會常務副會長,事情也多,去了別的地方。
“談的咋樣?”呂冬問道。
宋娜伸手挽住他胳膊,說道:“義務那邊生產成本更低,但運過來的話,也沒多大優勢,要是將來打開南方市場,倒是可以在南邊找代工廠商。”
呂冬知道運輸成本是個問題,高速公路還不發達,走省道的話,南方可能還好點,到了北方尤其太東境內,過縣就收費不是開玩笑。
上次他們在蒙城找的代工商,去年就擴大了生產規模,很多東西產量一旦上來了,成本也就降低了。
這些事也急不得。
呂冬和宋娜待到八點半多,看沒什么要緊事,準備回去。
不成想,在宴會廳門口,撞到三聯家電的張濤。
人幾乎是迎面碰到的,不可能裝不認識,況且人主動打招呼,呂冬跟他握手:“張總,什么時候來的青照。”
張濤笑了笑:“聽說這邊投資有優惠,我過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