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呂冬和杜小兵參加了公司一場聯合招聘。
呂氏餐飲從業務走出泉南和太東開始,各種招聘就一直沒有停過。
甚至,還與國內剛剛興起得一些獵頭公司有了初步合作,以挖掘適合公司發展的高端人才。
再就是相關的學習培訓,公司一直在組織,特別是作為基層骨架的店長一級。
泰豐園黃燜雞那邊,在意向加盟商方面,也堅持培訓與加盟同時推進的策略,規范化制作上,專門請到總公司這邊的研發部負責人楊峰和他帶的幾個徒弟,給加盟商做專業化培訓。
同時,加盟商的選擇上,優先選擇有實地餐飲類經營經驗的加盟商。
創業從來都是一件非常艱辛的事情,沒有相關經驗的人,不做好足夠的準備,失敗的可能極大。
新人新店上面,公司不斷給予結合實際的培訓與指導,力求能讓他們存活下來,并且真的掙到錢。
泰豐園黃燜雞做的是長期生意,不是掙一筆加盟費就跑路的無良廠商。
這兩年,社會上漸漸出現一些加盟品牌,就像房地產行業賣房子一樣,交錢之前樣樣都好,簡直把客戶捧在天上,比上帝還上帝,但錢一交上去,立馬就變臉,高高捧在天上的客戶,不說變成踩在腳下的爛泥,也差不了多少。
呂冬的嚴格要求,不僅僅貫徹整個呂氏餐飲,同樣延伸到了下面的公司和店面。
泰豐園黃燜雞漸漸打開市場的同時,口碑也做了起來。
太陽升高,時間緩緩接近中午,北河港城街東邊,一家中等店鋪已經有顧客進入。
店鋪裝修的非常簡單,門口最為醒目的就是泰豐園黃燜雞的招牌,里面擺著十幾張漆成紫黑色的木制桌子,長方形的木桌子很簡單,占用空間不大,就連配套的也是最普通不過的高腳凳子。
墻就是單純白色膩子墻,上面貼著些關于泰豐園黃燜雞歷史和特色的介紹。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光看這些文字的話,黃燜雞那悠久的歷史,吃過的名人,相當驚人。
頗有種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感覺。
有顧客上門,施紅梅趕緊迎過來:“您好。”
這是熟客了,坐在一張木桌子跟前,說道:“老板,小份黃燜雞一個,辣一點,再來兩份米飯。”
米飯只收一份的錢,卻能隨便添。
施紅梅掏出一個簡易便簽本,上面寫了對應的號,一張留給顧客,另一張拿著來到不大的廚房跟前,貼在窗臺上面,里面做黃燜雞的齊玉寶抬頭就能看到。
齊玉寶看一眼,動作相當麻利,砂鍋下面點火,半成品雞腿肉放進去,倒入袋裝料包,又陸續把姜片、香菇、青椒和辣椒放進鍋里,蓋上砂鍋蓋煮了起來。
很快,又有不少顧客上門,齊玉寶面前一體式灶臺的十二個鍋味,全都開了火。
因為半成品加工,菜熟的非常快,客人只需要稍作等待,就能吃上熱騰騰、香噴噴的雞肉和米飯。
到十二點多一些的時候,店里所有桌子跟前都坐上了人,第一批過來的客人基本走了,已經翻桌了。
不大的廚房里面吸油煙機嗡嗡的響,十二個爐子一起點著,就沒再關過,上面的砂鍋咕嘟咕嘟冒著熱氣,溫度可想而知。
有個大功率風扇,對著齊玉寶吹風,但他仍然覺得廚師帽里面熱氣升騰。
帽子不能摘,這是硬性規定,就像他和媳婦嘴邊的防飛沫口罩一樣,這是餐點時間必帶的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