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衛國參加過教練葬禮,臨離開登封前,又專門來拜祭過,公墓這邊不可能大拆大建,還是當年的布局,沒有耗費多大的力氣,就帶著小付找到了地方。
來到墓碑前面,打開酒瓶倒上酒,又燒了紙錢。
知道教練好買東西,喬衛國連續燒了好幾億,才停下來。
小付細心,挑著還在燃燒的紙錢,好完全燒透。
喬衛國站在墓碑前面,看著碑上刻著的名字,沉默著。
他是個簡單的人,但再簡單,這幾年也認識到,教練對待他,并不像他以前想的那樣。
但人死燈滅。
喬衛國沒有計較前塵往事,只是默默念叨:“師傅,你的心愿我幫你完成了,希望你在下面過得好。”
念到這里,他又默默加了一句:“我給燒了幾個億紙錢,你應該不缺錢了,在下面就別燒油鍋了。”
紙錢燒盡,付朝霞確定火全都滅了,站起來陪著喬衛國站在墓碑前面。
喬衛國這幾年過得很好,對于教練,沒有怨恨,沒有后悔,也沒有指責,只是默默的念叨幾句,就對付朝霞說道:“咱們走吧。”
付朝霞看眼墓碑,點點頭:“走吧。”
倆人一前一后,出了墓地,下車回登封市區。
第二天,喬衛國陪著付朝霞,在無數媒體記者的鏡頭前,代表呂氏餐飲與少林寺正式簽署合作協議。
得益于少林寺和呂氏餐飲巨大的名氣,媒體一經報道,引發巨大轟動。
少林齋菜館剛宣布開店計劃,就紅遍全國。
這也是呂冬愿意與少林寺合作的關鍵。
少林寺的金字招牌這年頭太好用了。
隨后,按照雙方簽署的協議,呂氏餐飲與少林寺聯合投資,在泉南市高新產業城區注冊成立一家全新的餐飲公司,公司定名為少林寺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新公司以少林寺為名,是為了宣傳效應,實際上是呂氏餐飲絕對控股的子公司,呂氏餐飲占股高達百分之七十。
這家公司的日常運營管理由呂氏餐飲派遣的付朝霞團隊全權負責,少林寺方面可以派駐財務監督,但不得干涉公司日常經營管理。
投資雙方按照股份比例分紅。
不過,想要開店還有大量工作要做,尤其是招聘和培訓廚師方面。
呂氏餐飲研發部的總經理楊峰,在談判達成一致的時候,就帶領團隊前往少林寺考察,準備適合少林寺文化的菜單和相應的規范化制作流程。
這不比制作相對簡單的火鍋或者西式快餐,培訓合格的廚師需要一定的時間。
呂冬數次跟楊峰商議,探討未來大規模開業以后,菜單中的菜是否可以進行制作拆解,由加工廠流水線加工半成品,店面廚房只進行最后一步加工。
大概就像泰豐園黃燜雞那樣。
這些都需要探討和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