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俱蘆洲。
明空來到此洲,已經有數年時間了。
但這里的局勢依然嚴峻無比,首當其沖的便是原先與那孫悟空有關的七十二洞妖王。由于牛魔王已搬出北俱蘆洲,又人脈甚廣,故不在此列。
天庭出動天兵天將五十萬眾,兵分兩路,分別降臨此洲東、西二地,與妖族、佛門勢力遙相對峙。
天庭一方由大羅金仙北方蕩魔真武大帝統帥全局,托塔李天王、二郎顯圣真君為副,又有哪吒三太子、五德星君、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東岳泰山天齊仁圣大帝等,下轄雷部、斗部、瘟部正神百余將領,征討不臣。
而佛門在北俱蘆洲西部以大勢至菩薩為首,又有迦葉佛、八部天龍、韋馱天、帝釋天等輔之。
其下佛門信徒人、妖之眾,分于善現苑、普賢苑、善華苑、喜樂苑等四地,呈拱衛之勢。
至于妖族,雖然妖數最多,卻是三者中,最為尷尬的一方,其以開明獸、重明鳥為首,其下妖圣、妖王數千,占據南北,被天庭、佛門夾在中間位置。
開明獸、重明鳥皆是從北海妖師府而來,意在整合此洲妖族勢力,但令妖師府措手不及的是,天庭一方,以及佛門勢力的攻勢來得如此迅猛和突然,全然打亂了他們的計劃和部屬。
無奈之下,開明獸、重明鳥兩位妖圣,只得將與妖師府關系密切的妖王們召集,但還有眾多獨立已久的其他妖王洞府仍是態度不明。
而獼猴王,正是這一部分態度的不明的妖王之一。
“當初七十二洞妖王齊聚花果山,又有七圣義結金蘭,可謂是集結了北俱蘆洲十之一二的強橫力量,現如今七圣中的三分位已被佛門收編,分別是那齊天大圣孫悟空、混天大圣鵬魔王、移山大圣獅駝王;覆海大圣蛟魔王與驅神大圣禺狨王又歸于妖師府之下,而那平天大圣牛魔更是早早跳出局外,隔岸觀火,如今七圣之中只剩下你通風大圣獼猴王態度不明,不知大圣此刻卻是何等決斷?”明空從座榻中站起,揖首問道。
“還請尊使容本王再想想。”獼猴王心不在焉。
“大圣,天庭乃是正統,又師出有名,名義上打著征討不臣的口號,借你等七十二路妖洞反天,將此洲納入管轄之中,但北俱蘆洲妖洞甚廣,不管是天庭還是佛門,想要一口吞下去,無異于癡人說夢。”
“天庭在此洲并無跟腳,借著這個名義,實為在這里建立勢力,廣布神道。相較于佛門,天庭看似手段激烈,卻是最為妖族能夠接受的一方。為何呢?天庭統治北俱蘆洲,推廣神道,必然會大肆分封神祇,這些妖王好歹也能得個正名。雖然會受天規所縛,但已是最好的結局。”
“而佛教之流,想必大圣知道其過去的種種做派,若是被他們渡化去,你等還有自己獨立的想法嗎?”
“至于妖師府,從那些處于觀望之中妖王們的態度上,就能知道,他們之中的大部分,并非完全信任妖師府啊。”
明空一面向獼猴王陳述厲害,一面觀察此妖神情變化,希冀能從中看出一絲改變。
獼猴王號稱通風大圣,稱通風有兩種含義,一是來去飄忽,神出鬼沒,變化多端,二是機敏過人,耳聰目明,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尤其是后者,有其本家六耳獼猴為例,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萬物皆明”,就是說對天地間的各種情報信息了如指掌,對人心的弱點恐怕也是心知肚明,孫悟空身為當時三界聞名的美猴王,竟然會尊這位同為猴屬的同類為六哥,怕也還是對方技高一籌的原因。
對于明空之言,獼猴王心知肚明,只是其心里一直無法下定決心的原因,卻是無極子此人。他對無極子的了解僅限于這些年來的一些事跡,此人到底是何等目的,又有什么手段,卻是一概不知,這讓他如何能貿然相信此人之言。
“報,報大王,洞府外面來了一位自稱是大王本家的妖精,說是求見大王。”正當明空還要勸說一番的時候,外面突然有小妖來報。
明空暗嘆,時機不再,欲要回避。
卻見那獼猴王擺了擺手,說道:“尊使請移駕內府,洞外那人恐怕是某個三方勢力的說客,尊使不妨暗中聽一聽。”
說完后,他便吩咐小妖將那妖引入洞中。
明空點了點頭,便向后方內府而去。
待小妖將那妖引入之后,獼猴王卻是有些訝然,此妖竟和他一般,也是六耳獼猴,一身修為卻是隱隱不遜于他。北俱蘆洲什么時候出現了這么一號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