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你聽,附近為何傳出如此嘈雜響動?”
唐僧師徒四人進入車遲國境內之后,行走在官道之上。四周皆是林蔭成群,山也不高,水也不長,景色甚是迷人。
悟空聞言,當即舉目遠眺,卻見前方不遠處有一座城池,城池郊外有一片靠河平地。
這處地方此刻卻是聚集了許多和尚,他們有的扛著木頭,有的挑著沙土,有的拉著纖繩,正呼喊著號子。
悟空暗道,這里莫不是和尚在修寺廟,找不到工人,故而自己動手不成?
正當悟空猜測時,從城門里走出兩位道士模樣打扮之人,那些和尚見狀,一個個如同驚弓之鳥,裝作十分賣力的樣子,與之前憊懶之色截然不同。
“怎么這些和尚這么怕那兩個道人?之前便曾聽人說,西方路上有一個敬道滅僧的地方,難道果真是此處不成?”悟空暗道,“且先去看看再說。”
他腳底一溜,很快便到了城池之外,化作一位云游道長,手中拿著拂塵,口里唱著聽不懂的歌聲,迎著那兩們道人而去。
待走到跟前,悟空行禮道:“二位道長,貧道有禮了!”
那兩位道人見他,當即回禮,問道:“道長從何而來?”
“貧道云游于海角,浪蕩在天涯,今朝來此處,欲募善人家。敢問二位道長,這城中哪條街上百姓良善更甚?那個巷里有酒喝?貧道好去化些齋吃。”
一位道人笑道:“你這先生,怎么說這等敗興的話?”
悟空不解,問道:“何為敗興?”
另一位回道:“你堂堂道門中人,竟學著那些禿驢一般,去化齋吃,這不是敗興是什么?”
悟空聞言,更是不解,反駁道:“貧道投身道法玄門,行走云游四方,卻不化齋吃,哪里有銀錢去買?”
“哼,正因為有你這般想法的人多了,這才敗了我道門不少名聲。”那位道人不悅,又道:“人皆手足在身,當堂堂正正,站著吃飯,沒有錢,便靠自己的雙手去掙,再由自己所得財物換取食物,若是都如和尚一般,整天念經拜佛,不事生產,只知向人化緣,那與乞丐何異?”
悟空聽得此言,心中頗為贊同,不過他又道:“奈何貧道一路走來,身上盤纏精光,恐怕不等貧道掙著銀錢,便要餓死城中了。”
另一位道人笑道:“道友來此地卻是走運了,此地喚名車遲國,文武官員好道,富民長者愛賢,若你有些本事在身,可在城中謀得一份差事,故而養活自己應是沒有問題的。”
“貧道只當這西地皆是崇佛抑道,卻沒曾想還有這等反轉,敢問二位是何原由?”
兩位道人相視一眼,大笑道:“這車遲國國主,與我們多有親近。”
悟空聞言,也笑了,“難道是某位道友當了皇帝不成?”
“不是的,”其中一位道人解釋道,“二十年前,國中遭旱,天無點雨,地絕谷苗,不論君臣黎庶,大小人家,家家沐浴焚香,戶戶拜佛求雨。正當所有百姓絕望時刻,忽然天降下三個仙長來,俯救生靈。”
“哦,是哪三位仙長?”悟空發問。
“正是我等師父,”兩位道人異口同聲,神態還頗有幾分自豪。
“咳、咳,貧道是問三位名號。”
“我大師父,名為虎力大仙;二師父,鹿力大仙;三師父,羊力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