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蕭章哪像是來參加比賽的!
就好像是來弄個人秀的!
這觀音像非常的高大!幾乎有四十五厘米左右。
蕭章幾乎很快就確定了這觀音像的外形,然后開始對觀音的臉龐進行修飾,對衣服的裝飾進行修正……
就如同原品一般……
頭梳高髻,戴冠披巾,這一點就必須展現出來,這是古人智慧和工藝的大成結晶!這造型必須原版的展現。
身著寬袖長袍,胸飾如意瓔珞珠串,披肩于胸前交結,這樣的造型更是蕭章需要精修的,一點一點的純手工拉坯出來。
左手持瓶,右手輕搭左腕,赤足挺直站立,這手足的造型非常重要,往往都決定這整體的造型構造是否完整!
法相面容清秀,五官秀美細膩,廣額細眉,高鼻垂耳,身形豐腴端正,雙眼低垂,嘴角微翹,靜美柔和的神態顯露出佛家的安詳慈悲。
隨著蕭章最后一下的收尾,差不多一個小時的時間,蕭章終于將這尊滴水觀音像給拉坯完成了。
蕭章長出一口氣。
這是太難了。
不過也算是了卻了心中的愿望,這佛像本就是蕭章一直想嘗試的一種瓷類,只可惜一直沒有機會。上次在汝州比賽的時候就想燒制,卻又想留給全國大賽展現。
然后就被別人捷足先登,先燒制出來。
然后燒制出來的卻沒有達到蕭章的標準。
所以這次蕭章才會選擇更加高的標準,燒制全身的佛像……
這圣潔的臉龐和整體效果讓蕭章自己都滿意的點了點頭。
果然是出自自己之手啊!
蕭章將這滴水觀音像放在一旁……
就在這一個小時的空隙時間,身旁的曹九歌又一次拉坯的第二件汝瓷作品的泥胎……
相對比其他人都已經拉坯了三四件,甚至已經是第五件,曹九歌還在慢慢的精細的修正自己第二件汝瓷泥胎。
這第二件汝瓷泥胎倒是中規中矩。
這是一件天球瓶!
天球瓶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傳統汝瓷類作品!
這曹九歌果然是融合各大瓷器之所長……
天球瓶是受西亞文化影響極深的一種瓷器造型,創燒于明永樂宣德年間的景德鎮窯青花天球瓶、粉彩天球瓶、紫釉天球瓶、郎窯紅天球瓶、五彩天球瓶。永樂朝開始成為觀賞式瓶,宣德年間較為流行。瓶形為小口、直頸、豐肩、假圈足、砂底微凹。
因圓球腹碩大,像是從天降下來似的,故名天球瓶。
天球瓶也是瓶的一種一種樣式。
天球瓶是由膽瓶衍生的一種瓷器造型,典故取自春秋戰國時期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始于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狀若天球,故名天球瓶。清雍正、乾隆兩朝時值盛世,仿古風盛行。
所以這曹九歌這第二件汝瓷器是使用汝瓷燒制天球瓶!這當真是好玩有趣了。
蕭章暗道這曹九歌一會也得將花紋暗刻在汝瓷天球瓶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