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紙鎮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單件,獨立成器,集詩、書、畫、文辭、雕刻于一身,歷來是收藏中的珍品。
常做成禽獸鱗介諸形,因其形及使用者情趣不同,具體稱謂亦不盡相同,如套子龜、金犀牛、小連城、千鈞史等。
這類鎮紙大多為兔、馬、羊、鹿、蟾蜍等動物的立體造型,紙鎮面積較小而分量重,材質也多為金、銀、玉、陶瓷、銅、水晶等。
紙鎮還有一類叫鎮尺,一般成對出現。
這種形制的紙鎮,因為形式普通,多在表面裝飾上下功夫。
有的在一對壓尺上刻寫對聯,一字一畫等,左右相連時為一幅整畫,分開又可各自成幅。
內容多為勵志、勉學、怡情和自娛。
鎮尺形如其名,一般取木質密實且較重者,如紅木、烏木、檀木等。
后來人也愛用銅鎮尺,一則銅材取之更易,二則取其重量。
古代鎮紙既實用,又有藝術欣賞性,特別是擺設在文人的書房里,體現主人愛好、情趣等方面,有畫龍點睛之妙。
而蕭章要燒制的這龜龍紙鎮并不是一對,而是單獨的一只!
造型非常霸氣囂張!很是符合蕭章為人性格!
且造型精致,整體另類!
古代紙鎮的種類是非常繁多的,汝瓷燒制的可以說僅僅是其中一種……
上面雕龍畫鳳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的,寫字的全都有……
但是這龜龍紙鎮確是獨一份的震撼!
古代紙鎮,其形多為尺狀,上有獸鈕,與文獻記載相符,如這龜龍鎮紙,長方尺形底座,上有蹲龍龜一頭,龍頭雕工細膩寫實,龍尾寫意粗獷。
當然隨著工藝技術的進步,裝飾味道十分濃郁的鎮紙開始出現,可謂集觀賞性與實用性于一器。
如銅鎏金琺瑯鎮紙,為清代中期制品,銅胎鎏金,然后用琺瑯直接涂畫在金屬胎上,紋飾細膩真實,頗似瓷器中的粉彩,具有較高的工藝價值,為文房珍玩中的精細之作。
在造型上由于文人印字、刻硯之風日盛及對聯的廣泛應用,鎮紙也以長條形為主,更是以成對的形式為主,上面刻詩詞格言,或畫竹梅菊蘭之類,既實用,又有藝術欣賞性,特別是擺設很講究的書房里,鎮紙在體現主人愛好、情趣等方面,當有畫龍點睛之妙。
但是這明代的紙鎮也好,清代的紙鎮也好,熊掌最為欣賞的器型還是這龜龍紙鎮!
最為傳統的老模樣!也最能體現老物件的不一般之處!
蕭章手中泥料微微用力,這泥料開始變幻形態。
這紙鎮的底座尺型比較好弄……難就難在這獸鈕之上……
尤其是這龜龍的獸鈕,半龜半龍,龜身龍頭龍尾龍足……
可以說是非常難以掌握的存在!
蕭章很快弄好了底座,然后開始對著龜龍的造型進行精細的操作!
與此同時,臺下的人又蒙了……
這蕭章又在弄什么東西?
剛才拉坯的那尊觀音像讓大家震驚不已,那物件都已經達到四五十厘米了……
現在這一小塊泥料在手中捏來捏去……
看這樣子似乎才不到十厘米……
“我看呀,這蕭章又是給什么大瓶子大罐子做蓋子呢!你看那獸鈕都出來形了!肯定是個蓋子!”有人在臺下點頭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