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蕭章這邊回到陰干泥胎的地方,然后看了看自己的三件泥胎,這三件泥胎此時已經完美的陰干,并且顏色非常純正。
從這泥胎的顏色就能看出蕭章這淘洗泥料和揉泥時候的用功是非常奏效的。
包括這泥胎成型之后的狀態也非常讓人看起來舒服。
尤其是這超大碗的泥胎造型,一點也沒有走樣,整體胎型端正。
正常這么大件的且超薄的碗肯定會在陰干后由于水分變少而走樣,或者胎型變樣,但是蕭章的這幾件泥胎完全是完美的呈現出來。
幾位老者都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這蕭章的泥胎確實非常不錯。
整體都非常到位。
雖不能稱之為大師水準,但是卻也是中上的水平了。
蕭章坐下后,將昨天準備好的青料拿了過來。
這第一件蕭章就準備給這件大碗上青料色,也就是開始繪畫。
其實這青花瓷瓶的表現方法比較多,有色彩表現法、白描表現法和素描表現法等幾種形式,其中色彩表現法是指繪畫學習者在進行色彩練習時對其表現的方法,主要包括油畫、水粉、水彩等畫種表現。
白描表現法是指運用華夏畫的材料和技法,運用線描的方法對其進行表現。
青花瓷瓶的素描表現是比較主要的表現方法之一。
青花瓷瓶的調子素描表現方法具體分為以下幾個步驟:第一步是常規的構圖定位,在這一步驟中,畫者要把青花瓷瓶合理的安排在畫面之中。
步驟的第二步是畫青花瓷瓶大的外部形狀和主要結構,在這個步驟中畫者要運用較輕的線條把青花瓷瓶的外形和主要結構畫出來。
青花瓷瓶的表現步驟的第三步是鋪設大的明暗色調,在這個步驟中,畫者要把青花瓷瓶的背光部分均勻平涂一層鉛筆顏色。
表現步驟的第四步是深入刻畫,深入刻畫是把青花瓷瓶亮面、灰面的微妙變化和暗面的反光仔細的表現出來。
步驟的最后一步是調整和完成畫面。
而且這青花瓷上的繪畫也有很多種畫法。
這第一種就是一筆點畫。
所謂一筆點畫,顧名思義,就是用筆尖或中鋒一次性畫出圖案,不需要點、染、皴、涂等二次上色。
與是否連筆一筆呵成沒有什么卵關系,據說元青花有這種畫法,但全國也沒幾件,明代早期民窯這種畫法倒十分常見,永樂時期的民窯多數都是這種風格,很多人都說美的不可方物,審美和歷史一樣,還是向前發展的,還有后期畫法繪出的圖案更美一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這畫法二就是勾勒點染。
勾勒點染這四個字如果非要斷句的話,應該是這樣的,勾勒和點染,而不是勾勒、點、染。
這概念就是勾勒點染就是用或粗、或細的線條勾勒紋飾,再加以點染渲染,繪出所需圖案,明代宣德朝以后延續至清代,這種畫法在民窯上十分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