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大畫當真是非常考驗匠人的功底。
蕭章一筆一劃的繪畫著。
這青色料不斷的調和。
這濃淡顏色不斷的轉換。
這樹木的顏色,山石的顏色,對比明顯突出。
這人物的臉色,衣服的顏色,帽子的顏色,一定要明顯不一致。
這相鄰的兩個人物的顏色都要有所區別。
需要主動的細節特別多。
因為這不像是在宣紙上繪畫。
什么顏色呈現出來就是什么顏色。
這現在畫好的顏色最后燒制出來的顏色卻是不一樣的。
這就加大了其中的難度。
水中的小船上,船頂淺色,船身深色,坐船的人和劃船的老叟顏色也要不一樣。
這橋上的相遇的兩個人同樣也要不同。
蕭章這一幅畫上呈現了六個人物,卻都在不同的地方。
這當真是非常有細節體現的作品畫作了。
畫好了這圖案之后,蕭章翻轉罐身,開始繪畫第二幅主圖。
這同一件如意罐的主圖前后肯定是要相互輝映的。
即便不是相同的圖案,這整體效果和呈現的感覺,以及構圖想法全都是要匹配的。
蕭章這第二幅主圖依舊是相同的構思。
只不過將主圖的位置調換,風格是沒有變的。
船的位置,山石的大小,樹木的位置,人物的形態全都做了變化。
能夠做到兩幅圖是相呼應的。
差不多這兩幅畫就足足用掉了蕭章一個小時的時間。
最為著重筆墨的依舊是人物。
這細致入微的畫法,將人物展示的活靈活現。
甚至在一旁看著的歐陽風都忍不住走進了過去。
因為這次蕭章畫的比較細微,離遠了根本看不清楚。
兩個老頭子靠近了之后仔細的看著蕭章的筆法,當真是暗自點頭。
這人物畫的,真是絕了。
完全符合時代特征,而且生動形象。
人物一點也不死板,甚至在整體布局上都非常巧妙。
歐陽風知道蕭章現在還沒有整體畫完,也不方便說話打擾,只是安靜的看著。
但是贊許的目光不自覺的從眼睛中流出來。
洪老自然也是欣慰的看著。
畢竟這蕭章是自己從京城帶來的。
同行這么多人,那些老頭子一個個就會吹牛,也沒個真本事。
眼看著蕭章此時被自己的老朋友歐陽風如此看重,洪老臉上也是有光。
很快蕭章將兩幅主圖的細節全部完成,然后兩側的裝飾圖開始配上花鳥紋路。
對稱的花鳥紋路之后,蕭章最后在罐子頂端的位置又畫上一圈波濤紋。
這一段是大號的波濤紋。
而且是那種外表是波濤紋,內部則是花鳥紋的裝飾的組合紋路。
這樣的效果呈現出的視覺感官是非常好看的!
最后又在罐頸處最后畫上一圈波濤紋,蓋子花飾也同樣畫好。
整個八十八厘米的青花瓷如意罐蕭章硬是花了足足兩個小時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