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蕭章比較拿手的,或者說蕭章最為順暢的,那自然是香爐。
這么長時間,無論是汝瓷還是青花瓷,蕭章的香爐都曾出現過。
因為香爐確實非常美。
無論是器型的復雜還是整體的構造都是非常能體現一位匠人的手法的。
反而是那些瓶子類,蕭章很少燒制,因為比較簡單。
對于現在的蕭章來說,是很有追求的。
青花瓷的蕭章,蕭章還沒燒制過,不過從心中去感覺,也能感覺的到,若是將青花瓷和香爐配在一起,肯定是很有感覺的。
因為青花瓷的感覺就是那種素凈典雅的。
那青色的花紋配上潔白的底色。
呈現出來的效果和香爐可謂是相輔相成。
蕭章手上動作翻轉,將泥料放在轱轆車上開始捏胎。
這轱轆車上捏胎蕭章可謂是非常輕車熟路了。
就如同蕭章之前說過的一般,這泥胎的塑造是共通的。
蕭章也不是最開始剛剛接觸瓷器的小學徒了。
在經歷過汝瓷和唐三彩的成長之后,蕭章現在燒制的青花瓷,雖然是入門級的手藝,但是這有些步驟是相通的,這也是為何綜合算下來,蕭章的青花瓷最起碼能達到精通的水準。
眼前的這件香爐,蕭章打算做的更加細致一點。
香爐的整體造型是三足的造型。
大小控制的非常精致,高度只有十厘米左右。
但是整體發扁了一些。
而且蕭章的這次燒制并沒有在香爐身上弄出任何附屬的東西。
什么龍紋雕龍或者獅子蓮花鈕一類的,蕭章全都沒有弄。
因為這件青花瓷香爐主要體現的就是一種素雅的感覺。
而凈瓶最展現素雅。
主要的抓眼球的地方在泥胎身上的青花圖案。
若是再加上那些浮雕之類的,一是不好展現青花瓷的圖案,二會使得整體的效果不倫不類。
所以這件青花瓷香爐的三足就是非常靜雅圓潤的。
更多的是在爐身上下功夫。
圓潤度,弧度,爐肩的過度,等等需要細致入微的操作。
雙耳的感覺,卡槽的到位程度。
蕭章全都是細心的弄著。
等到半個小時之后,蕭章的這件青花瓷香爐泥胎完成的時候,陳南山那邊已經完成了五件青花瓷泥胎的塑造。
蕭章輕輕的將自己的泥胎拿下來,讓在一旁陰干,又開始制作這爐子上面的爐蓋。
這次盧身上并沒有任何鏤空的地方。
而蕭章選擇將鏤空放在爐蓋上。
這樣絲毫不會影響整體爐身的美觀。
也方便后續的爐身作畫。
畢竟這件青花瓷本身的高度僅僅只有十厘米,若是在爐身上,去掉爐蓋的高度,去掉足部的高度,再去掉鏤空處的高度。
幾乎這爐身上就沒有什么操作空間了。
蕭章也不著急。
緩緩的在爐蓋上弄著花紋。
這次的爐蓋上的花紋非常重要。
鏤空的花紋要和一會在爐身上繪畫的青料圖案相輔相成且一致。
這就給了蕭章很大的考驗。
也虧得蕭章腦海中有東西,這才不會覺得難辦。
差不多十多分鐘,蕭章弄好了這件青花瓷香薰爐。
蕭章伸了懶腰笑著說:“南山,你這速度夠快呀,我這才一件,你都第六件了。”
“這很正常啊,若論快的話,我們這有師傅比我還快,唯手熟爾!”陳南山笑著說。
蕭章一愣,這不是自己的臺詞么?
唯手熟爾?
被教做人了?
蕭章一笑,繼續開始自己的操作。
第二件泥胎。
青花瓷大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