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青花瓷器的展現和命名都是根據身上的圖案來命名的。
這是和其他的瓷器不一樣的地方。
比如唐三彩蕭章之前燒制的龍柄象首執壺,只因為壺身上有雕龍做柄,大象腦袋做壺嘴,所以叫這個名字,因為外形就是這個。
而汝瓷里面比如蕭章燒制過得一些瓷器,都是根據外形來命名。
但是這青花瓷則不一樣。
青花瓷都是用圖案來命名。
就比如現在蕭章剛剛弄好的大罐子泥胎,和手上的這件杯子。
大罐子的命名是青花瓷鬼谷子下山罐。
杯子叫青花瓷雙龍戲珠杯。
正是因為這之后的罐子上要繪畫的就是青料圖案的鬼谷子下山。
而杯子上的圖案就是雙龍戲珠。
不然從現在的外形上根本就是個普通的泥罐和泥杯。
蕭章也不著急慢慢的宋哲。
很快雙龍戲珠杯也弄好了。
制作這種比較簡單的器型,蕭章比誰都快。
蕭章的泥胎手速真不是吹的。
當年在汝州蘇家,一夜捏制泥胎一百多件。
簡單器型就像這個杯子,幾乎半分鐘到一分鐘就完事。
唯手熟爾?
你跟誰手熟呢?
蕭章弄了一會之后,突然腦海中冒出了一個新的想法。
自己為何燒制的都是這些瓶瓶罐罐的?
為何不能有一些創新呢?
現在都是創新的社會了?
為何自己不能結合一下呢?
就像是之前全國陶瓷聯合大展的時候。
蕭章參加的汝瓷大賽和唐三彩大賽。
最強大的兩個對手,一個是將汝瓷和其他的瓷種進行融合,燒制出不同的汝瓷。
而另一個則是將唐三彩和西方畫派進行融合,燒制出不同的唐三彩。
這都是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
不是一直都在說自己創新方面有所欠缺么?
若是自己也創新融合一下呢?
反正現在也不是什么大型比賽。
也涉及不到任何利益的事情。
就是自己和陳南山練手。
甚至系統都沒說輸了有懲罰。
那自己還有什么不敢呢?
比如泥胎制作一件大馬?
然后畫上青花圖案?
上透明釉?
燒制一件青花瓷大馬?
畫面太美……不忍直視……
青花瓷人物俑?
青花瓷駱駝?
不行不行,這些畫面一出現在蕭章的腦海中就覺得非常尷尬。
看來創新也不是那么好創新的,一定要合情合理。
不然隨意組合都是創新了。
這所謂的創新得是經得起市場的驗證和眾人的考驗。
通過了這才算是成功。
自己要是真的燒制一件青花瓷大馬,肯定會被噴的。
這些行不通的話,那青花瓷的什么比較容易接受,且好看呢?
嗯?有了!
蕭章想到了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