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因為最后的最后,拉坯的時候,蕭章是在是想不起來還要制作什么青花瓷泥胎。
索性用最后的泥料直接燒制了瓷板畫。
這幅畫作還是非常不錯的。
陳南山將瓷板畫放在一旁,然后蹲在地上仔細的看著。
“蕭章兄弟……你這瓷板畫有些不一般啊!”陳南山笑著說。
蕭章自然是知道的,因為在歐陽風的家中,自己的瓷板畫就收到過好評。
當然上次是因為繪畫了大海的圖案,比較特殊另類!
而這次蕭章繪畫的更是神奇,幾乎是用潑墨的手法,將一種幻山幻水的感覺呈現出來。
這種重彩墨色暈染非常到位的呈現出來的圖案肯定是有震撼效果的。
當然蕭章對瓷板畫的繪畫并不是非常熟悉,只不過在練手在前進,每次繪畫的都是有特色的圖案,比之市場上常見的不同而已。
“南山兄弟,對瓷板畫有所研究?”蕭章問道。
“也不算研究太多,但是我們景德鎮還是有不少瓷板畫的,我知道這古代制作陶瓷以手捏成型、模印成型和淘車成型為主,為此琢器和圓器較多。”
頓了頓陳南山繼續說道:“秦漢時期出現的紅掏圍屋、豬圈、掏倉等是中國陶瓷史上最早具有板面黏結形式的琢器,而在唐宋時期瓷枕的制作體現了陶瓷生產中板面黏結制作工藝的完善和進步。”
“從陶瓷生產工藝來看,以板面黏結制作而成的陶瓷成型難度高,燒造也易變形,純正瓷板的制作是在琢器生產工藝上逐漸形成的,它經過了一個演化和發展的過程,并與瓷磚、墓志、鑲器的制作密切相關,有一定的淵源關系。”陳南山笑著說。
蕭章點了點頭。
這陳南山也是自己謙虛,這對瓷板畫的研究也算是非常透徹了。
“蕭章兄弟,你也知道,我們景德鎮所生產的出了瓷器之外還有陶瓷業的現實用品,比如這馬桶浴缸等等……當然也包括瓷磚,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瓷板畫和瓷磚是有共同之處的!”陳南山笑著說。
頓了頓蕭章說道:“這瓷磚是從陶質類磚瓦器演變過來的,它既有平整的形狀,也有一定的厚度,其平面屬性為板面類瓷器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陳南山點了點頭說道:“沒錯,最早出現的瓷磚面積較小,厚度較大,從掌握的資料來看,景德鎮在明代宣德年間已燒造出用于建筑的生產工藝較為完善的瓷磚。”
“這個我知道的,我在京城的首都博物館見過一件藏宣德朝《青花古錢錦紋方磚》,其形狀呈正方形,邊長差不多在為14.3厘米左右,該瓷磚瓷質緊密,板面不大,但板面平整,可以看出生產繪制工藝較為成熟,繪四方連續古錢錦紋,紋飾結構嚴謹,華錦富麗,青花色澤艷麗,深淺不一,色重處有黑色的結晶斑點,有進口青料的突出特點,釉面也有棕眼,呈橘皮狀,此為宜德朝青花瓷之特征,這是所見到的完整的有圖案的瓷器的生產奠定了工藝基礎。”蕭章點了點頭說道。
“瓷磚的展現是至清代康熙年間,我們景德鎮又出現了空心狀的瓷磚,磚面長寬各約20厘米,厚約5厘米,中間由瓷條撐住,形如扁方盒,正反兩面加彩,此種空心瓷磚以五彩紋飾多,也有青花、斗彩,瓷磚用于鑲嵌在木制床的三面圍欄上。”
“這個我也知道,在我們京城的首都博物館藏有一件《五彩人物花鳥瓷磚》,整套共9塊,以圓形瓷磚為中心,對稱排列,兩側方形瓷磚正面繪歷史人物故事,反面繪春桃、夏蓮、秋菊、冬梅等四季花鳥圖案。”
蕭章笑著說:“這套瓷磚可謂是畫工精湛,色彩豐富,是一套難得的康熙五彩佳作,這種用于制床三面圍欄上的瓷磚,畫面內容有郭子儀子媚滿朝、琴棋書畫十八學士等。”
蕭章繼續說道:“這瓷磚可以說是至雍正朝此類方形瓷磚的燒制技術又有提高,但是由于方磚有一定的高度,因此是豎立在匣缽中燒成的,其形制更大,厚度更寬。”
陳南山點了點頭,想不到這蕭章不僅瓷板畫燒的不錯,這些知識量也是非常可疑的,而且這故宮內的幾件寶貝,這個家伙還都是親自看到過的!